盛开,鱼儿在水中嬉戏,别有一番雅趣,朱雄英站在池塘边,久久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道衍见状,轻声问道:“殿下,可是有何不妥之处?”
朱雄英摇摇头,缓缓说道:“不妥倒没有,只是我在想,这池塘若是能引入活水,或许会更加灵动一些。”
属官闻言,连忙解释道:“殿下,这池塘原本就是引的活水,只是因为修建王府时有些改动,导致水流不畅。属下已经吩咐工匠们尽快修复,保证池塘的水流畅通。”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雄英并没说太多,而道衍却明白了他的意思,朱雄英说的不是湖水,而是他对未来的思考。
随后,他们又在王府中巡视了一圈,朱雄英不时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属官一一记下,表示会尽快落实,主要就是建造的过程中尽量不铺张浪费造成扰民。
“大师的家,便是苏州府的吧?”临了,朱雄英忽然问道。
“是。”
道衍点了点头,说道:“贫僧长洲人,家里世代行医,就在城外不远处。”
“想回家看看吗?”
道衍犹豫刹那,还是摇了摇头:“不了,家里就一个老姐姐了,已经是出家人,何必再去打扰。”
次日清晨,朱雄英便离开了苏州府,返回京城,他并没有在苏州府多待,毕竟此行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了,而此行虽然短暂,但却让他对苏州府有了更深的了解。
接下来等到王府落成,可能他就要在这里封藩了,朱雄英最想做的就是发展棉纺织业。
毕竟棉纺织业可谓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最绕不开的工业部门,甚至比煤铁还要优先级高,并且起步难度较低,产生的产业效益却极高。
英国人,正是靠着大工厂加大机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