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安乐林路正好在从押运处来农场的路上。
“好!你看一箱能装多少,跑一趟不容易,争取能让每位同志都吃上一块,两块最好。”苏庆祥很满意唐植桐的态度,自己这边只是说了一个目标,他已经给出了可行性方案。
“没问题,我那自行车抗造,大不了多用两个箱子。”唐植桐现在骑的这辆自行车是原来王老爷子骑的,是进口的锰钢自行车,拉个五六百斤不成问题,只不过体积太大不好装,说不定得用到做投递员时驮信报用的铁架子。
“好,那就麻烦你了。”苏庆祥满意的点了点头。
“为同志们服务嘛,没啥麻烦。不过,苏处,我听说从食品厂买雪糕得有他们颁发的证才行。”雪糕的数量、资金来源都谈好了,但还不一定能买到。
前些日子请敬民的小伙伴吃冰棍的时候,唐植桐起了让妹妹们在暑假时卖冰棍体验生活,捎带用冰块给家里降温的念头。
因为这事,他后来专门打听过,冰棍并不是谁想卖就能卖的,得走一个准入流程。
流程不复杂,因为卖冰棍收入并不固定,卖不出去还容易亏钱,所以门槛也不算高。
“还有这么档子事?”苏庆祥一听,眉头皱了起来,没想到还有道门槛,不过转念一想也释然了,从满清开始,经营冰窖就是需要颁发许可的,当时的冰窖除了供应爱新觉罗那一大家子外,也在外面零售,只不过售价不菲,离老百姓很远罢了。
唐植桐在一旁点点头,没有言语。
这事办起来也容易,只需要回押运处盖个章即可,但公章在方圆的抽屉里,办公室和办公桌的钥匙都在方圆手里。
牵扯到公章,这事就很敏感了,唐植桐自信自己不会胡搞,但这话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你先做菜,我回去跟老方商量一下。”苏庆祥想了一圈,也没想出个食品厂的熟人,只能暂时搁置。
“好嘞!”唐植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