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解决方案,那就是工业化批量生产。有家公司,自己就准备发射上万颗卫星。
他们的方案,就是多发射低成本,低质量卫星。哪台出问题,扔掉就是了。
如果建设一台嫦娥三号,要10亿美金,那么建10台呢?
结果也许会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弄不好建设10台,价格连1亿美金都不到!
因为质量控制标准,极大降低了!
只建设一台,其成功率必须在99.999%。而建设10台,每台的质量,控制在30%,就可以用了!
成永兴也准备走这条路。
待发射的火箭,就像公共汽车一样,不停发射。各种相关实验,赶上哪趟,就上哪趟。
有什么想法,不用猜,直接发射上去,实际验证一下,结果就出来了。
公共火箭,也会接受来自几所关系学校的负载。只要九台基地的负荷不满,就可以让他们搭便车。
不过发射上去的实验卫星,不能简单做个试验就扔掉,还可以废物利用一下。
其中最简单的,就是带着高分辨率的cmos摄像头上去。实验做完了,幸存的卫星,就继续充当照相卫星使用。能拍多久,就拍多久。
估计靠卖照片,都能收回成本。
宇航科技,还在与国内的几家单位谈判,看能不能通过降低质量要求,和加大采购量,降低发射成本。
因为按照规划,宇航科技的卫星发射量,将来可以达到一年上百的水平,每周至少有一个公共火箭发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