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军的进攻。我环顾四周,只见旌旗飘扬,尘土飞扬,远处的曹军如潮水般涌来,气势汹汹。我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陶公的忠诚。
我身旁的士兵们也在窃窃私语,他们或紧张地握紧武器,或互相鼓励打气。在这紧张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徐州军民团结一心的力量。然而,当我想起曹军的强大和陶公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时,心中又不禁涌起一股忧虑。
场景二:刘备入城,军民欢庆
就在我们忐忑不安之际,突然传来一阵欢呼声。我抬头望去,只见一位英俊潇洒的将军骑着白马,率领着一队精兵疾驰而来。他身披青衫,手持长剑,气宇轩昂,正是前来助阵的刘备刘玄德。
随着刘备的到来,徐州城内外的军民都欢呼起来。我看到许多百姓手持彩旗、献上食物,欢迎这位英勇善战的将军。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和感激之情,仿佛看到了希望。
我也被这股欢乐的氛围所感染,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我意识到,这位刘备将军不仅武艺高强、智勇双全,更有一颗仁爱之心。他的到来让我们看到了战胜曹军的希望。
场景三:陶公病重,三让徐州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我们准备迎接曹军的进攻时,突然传来陶公病重的消息。我跟随其他士兵一同前往探望陶公。在陶公的府邸里,我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躺在病榻上,脸色苍白、气息微弱。他紧紧地握着刘备的手,眼中充满了感激和期望。
陶公告诉刘备,他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无法再继续担任徐州牧之职。他希望刘备能够接任这个位置,继续保卫徐州和百姓的安宁。然而,刘备却坚决推辞,表示自己只是来助阵的义士,不敢贪图徐州牧之位。
在陶公的坚持下,刘备最终答应了接任徐州牧的请求。他向陶公保证将竭尽全力保卫徐州和百姓的安宁。陶公听到这个消息后,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卸下了心中的重担。
然而,就在刘备接任徐州牧的当晚,陶公又传来了第三次让位的消息。他告诉刘备自己已经时日无多,希望他能够真正承担起保卫徐州的责任。这次刘备没有再推辞,他含泪接受了陶公的让位,并发誓要保卫徐州和百姓的安宁。
场景四:群演心声,历史波澜
作为一名群演,我亲身经历了这场历史波澜的每一个瞬间。我看到了陶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