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持有丙的股权,丙又持有甲的股权…
在熊市里,这个制度可以稳定股价,避免企业和证券公司因为资金需求急于卖出自己公司的股票,导致市场进一步看空,引发巨大的市场波动。
而在牛市里中,甲乙丙公司的资产会因此实现增值,意味着它们所持有的别的公司股权也在升值。
进而又刺激自身股价上涨,从而形成互动性上涨关系,也形成了泡沫性牛市机制。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交叉持股”可以视为日式资本主义的长处。
不但能够变相对于发行股票进行供需调整,封杀股票下跌空间。
还强化了企业的股权所属,避免了日本企业被外来者恶意并购的风险,是个可以让股票持有者都能够从中获益的制度。
但是却并不符合资本主义本来的机制。
像日本1965年的萧条时期,时任野村证券统括部部长的田渊节也,就是用这个办法来降低野村证券的库存和债务,从而得以让野村证券在之后的日本经济复苏期与其他证券公司拉开差距,一下子成为了日本证券界的领军者的。
1970年左右,随着资本自由化的发展,大量外资财团进入日本进行股权投资。
田渊节也同样是用这个办法,帮助野村证券的本土企业客户们来稳定股东,避免被外资吞并的。
1980年之后,田渊节也又通过交叉持股的办法使得日本股市始终处于冻结的状态,为日本股市的走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总而言之,从20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野村证券在日本的股票市场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他们通过向企业出售时价金融商品来推动直接金融时代的深化发展。
而另一方面,他们又遵循企业和银行的要求,按照稳定股东极其日式的理念,努力维持股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