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如逸着实愣了好一会儿才想起冷谦是谁,“那个去南疆看情况的先生?”
管事点头:“对,就是他。”
楼如逸掐指算了一算,才发现冷谦带队伍去南疆已经三个月了,真正从初夏走到初秋。他忙回周府去,一进外书房大门,便看到周聘婷坐在上首。他不由得对着笑了一下,见周聘婷抿了抿嘴垂下眼,才转头四看,作揖道:“诸位安好?都辛苦了!”
前往南疆三个月,冷谦等人都足足黑了一圈,尤其是冷谦,原本就瘦,这会儿更是又黑又干,要不是有一□□气在,就跟个干尸一样了。但身体瘦了黑了,精神却很好。冷谦带着众人站起给楼如逸问好,被楼如逸这么一问,登时更精神了。
“不辛苦、不辛苦,小姐,楼公子,你们可不知道,咱们这趟南疆之行,收获可大着呢!”
楼如逸和周聘婷都来了兴致,周聘婷目光移了移,楼如逸便在她旁边的交椅上坐下,雪月送上茶来,楼如逸喝都来不及喝一口,只问道:“都有哪些收获?难道传说的都是真的?”
“楼公子,你这是不信任在下!”冷谦皱眉,认真道:“南疆确实有麻、稻谷与耕牛,不信你问问诸位管事。”
周聘婷目光转到诸位管事身上,其中职位最高的管事,名安康成的站了起来,道:“回小姐,南疆,不,确切地说该是广南西道,确实如冷先生所说,几乎家家户户都种荨麻、养耕牛、种稻谷。”
周义也在当场,闻言便问道:“虽是家家户户都有,但可有买卖的?”
若是家中种荨麻只为了织布穿衣,养耕牛只为种田耕地,种稻谷连自家吃的都不够,那即便家家种养,对商贾来往也是无济于事。
“大总管别急,听在下说完。”安康成笑道,“在下随冷先生在广南西道走了一个多月,所见大出平日之知。不错,广南西道确如中原所说,遍地高山丛林,山高水恶,来往困难,但山沟之中却很多平地。特别是桂州、邕州、柳州一带,多难以攀爬、方圆数十丈的石头山,石头山与石头山之间,便是平地,平地上绿水潺潺,很适宜种稻谷。且南疆确是比咱们江南热的时间长,如今已是九月,咱们江南已开始穿棉、绫等织物做成的衣服,广南西道却还在穿罗、纱等轻薄之衣。在下走了许多地方,每个地方都说,他们的稻谷至少能一年收两次,秋收之后,还能种一季花生、大豆,且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