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帅,坐镇后方随时对军队下达指令,兵力都需细致部署交代给麾下将领带着。
按照他原本的考量,如果李广这次参与北伐,至少该与自己各领一半军力分攻匈奴。
于是他虽考量过了三万人这次北伐的行军路线,但在兵力配置方面,也只思索了一万五千人该如何规划给自己的属下。
可现在没了李广的参与,他就得重新考量这多出来的一万五千人该如何分配了。
一支军队战斗力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兵力,但是对于领兵的将领而言,并非是带的兵越多越好。
如果所带军队规模超过了这个将领所能统帅的上限,那只会带去混乱。
若要作比,千人队伍如一短匕,面对同等数量的对手,一名合格的将领能够利用这把短匕割开敌寇的喉咙。
但大多数将领能使用的也就只是这把短匕。
如果交付万人队伍给他们,让他们面对万数之敌,那就如同让他们一下子cao控十数把短匕,非但不能杀敌,甚至有可能在遇敌之前就已经伤到了自己。
只有真正有能力的将领,懂得融短匕为长刀,才能大开大合地杀伤敌人。
卫青现下就需要通过回忆自己麾下将领平日里表现出来的才能,找出这样一个能够cao控长刀的人。
良久,他终于有了决策,唤了帐外守卫的兵士,道:“寻李息来我的帐中议事。”
第121章 掳掠 大约就是钝刀割rou
如卫青所料, 李广至下午时分,就失魂落魄地重回到了军营。
看他这副神态就知道,他请求随军是被刘彻驳回了。
只是也不知刘彻是如何与他说的, 他虽然神色里透着失望, 但是也恢复了冷静。
否则也不会回到军营中来,来到卫青的面前。
卫青不知晓他是要与自己说什么, 便让李息先行离开,为自己和李广留下单独对话的空间。
这样一来, 即便李广仍要与他争吵,也不会叫外人知道了。
只要不在这临战前, 损害他人眼中自己这最高将领的威严,卫青并不介意让李广宣泄出他的情绪。
毕竟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