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诊的对象主要针对看不起病的穷苦百姓。
柳凝梅穿着白大褂,戴着白口罩,白手套,手里拿着听诊器、医用手电筒等器具,挨个给病人检查病症。
“大叔,您的喉咙发炎已经比较严重了,需要吃一点消炎药!”
柳凝梅在给一个五十几岁的男人检查完后,对他说了这番话。
那男人一边不住地咳嗽,一边忙摆手说,“不不不,消炎药可贵了,我可吃不起。”
柳凝梅笑笑说,“我送您三天的量,吃完之后,您再按照我开的这个养阴清肺汤的方子,喝上七副,差不多会好了。”
那男人一边捂着嘴巴咳嗽,一边接过柳凝梅手上的方子,连声道谢,“谢谢医生,咳咳咳……中药我还能勉强喝得起,身体好了我才有力气拉黄包车养活我的孩子和婆娘啊!”
“大叔你如果有什么觉得不对劲的地方,再来找我哦!”
“好的,咳咳咳,谢谢你大夫,你真是好人,会有好报的。”
“谢谢大叔!”
大叔走了之后,有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一个咳嗽不停的小女孩走了过来。
那妇女一脸焦急,“大夫,大夫,你快给我家娃看看,已经咳了半月有余了,早上我还看到她咳的痰里有血丝。”
柳凝梅是对小孩子格外心疼的,她立刻给小女孩检查,检查好后,送给小女孩的mama两粒消炎药。
“这两粒药分两天吃了以后,再吃一星期我开的中药就差不多能好了。”
那妇女没有应柳凝梅的话,只讳莫如深地看着柳凝梅,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大夫……那个……”
“怎么了?”柳凝梅看出她的为难,便主动询问。
那妇女眼睛一瞬间红了,低下头,一脸愧疚地说,“我们家……买不起中药,现在每天喝粥,能勉强度日就不错了。”
柳凝梅消化了一下她的话,随之叹了口气,年月不好,尽管玉城比很多城市好多了,可难免还是有少数极为贫穷的百姓。
柳凝梅将本来已经写了一半的中药方子撕下来扔了。
那妇人一脸着急,“大夫,您别生气,你别撕方子啊,您撕了方子,我娃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