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瞧着这做派竟和暴发户一般,倒还真配得上建昌公主。你不知道,建昌公主急着除孝,还有一个原因,她到现在还没进过宫呢!皇后娘娘说了,她有孝在身,还是闭门守孝为好,驳了她进宫请安的折子。她进不了宫,那谢家的明珠就只能在谢府蒙尘,入不了娘娘和陛下的眼。”
许杏关心的却是:“说来说去,孝期到底满了没有啊?”
段二夫人没撑住,笑了出来:“你这人当真有趣,恐怕满京城里也就你一个人在琢磨他们是不是真的守完了这个孝。总归大差不差吧,毕竟他们的‘大局’为重嘛。”
许杏深以为然。
谢家嫡支老太爷和老夫人都健在,刚刚到京城。谢大老爷倒也有官身,是永州知府,并没有进京,他的女儿谢瑾是跟着二婶建昌公主一起来的,已经进京好几个月了。这一次大房来的是谢大夫人并两个儿子儿媳,三房和四房都是举家前来,再加上老太爷的两个侄子和四个侄孙,光主子就有二十多个,另有仆妇、门客、护卫等人,浩浩荡荡的一百多口人,住进了和公主府相隔一条街的谢府老宅。
“要说起来,京城里这样的大户人家也不少,别的不说,那几家侯府和国公府,家家都有这么大的规模,可我心里就是不踏实,总担心他们会出什么幺蛾子,这个节骨眼上,又是半点差错都出不得的。”许杏很发愁。
段二夫人了然:“这倒是,有什么事都得你家范大人担着,要不说京官难做呢。”她的丈夫段文斐如今在工部督造监做个主事,每日看看图纸瞧瞧工程,虽说没什么大出息,可是也是个五品官,还不惹是非,省心得很。
谢家的风头出得太足,甚至盖过了西凉来使入京这个原本应该成为焦点的大事件。但是,尽管不受关注,西凉使臣还是递交了国书,住进了鸿胪寺专门准备的使臣官邸。
许杏本以为这些都跟自己没什么关系,还在盯着西山的果园。同贵来说了,胡大福找到了几个附近村里懂得种植果树的老农,许了工钱,让他们负责果树的移栽、扦插等工作,现在正在紧锣密鼓的搭建着种葡萄的小支架,明年开春就能用了。
“早结果早受益啊。”许杏叹口气,跟同喜说话,“这花果山啊,一想就觉得极好,可是前期投入多,还要等许久才能见收益,着实是不容易,还真不如买个宅子放着收租,至少每个月都有银子入账,还省心。说起来,曲牙人往府里递消息了吗?可又有宅子铺子出来吗?”
“递是递了,可惜算不上好消息,”同喜道,“您跟段二夫人喝茶的时候,曲牙人递了消息见我,跟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