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年的净利居然真的是两千两!”许杏看完信,终于喜上眉梢,“我还想着今年大灾,停工了半年多,光这几个月,能有个八百两就不错了,没想到这么多!果然是‘北方明珠’啊,到底不一样了。”
第191章 干货生意(上)
甘州的酒坊生意极佳,超乎许杏的预想,原因有两个方面。
程管事在信中说了,因为旱灾,年初的时候酒坊和旁边的小粉条作坊只能可着已有的原材料生产,大约二月底就停产了,之后粉条倒是都卖了,但是酒毕竟不是必需品,大家都担心粮食减产饿肚子的时候自然喝不起酒,便剩下了一些,没奈何只能存在酒窖里。等到秋天红薯大丰收,酒坊重新开工的时候,之前存的酒却跟从前有了些许不同,味道更加醇香,于是引得好酒之人格外追捧,就连新酒也更加抢手了。
“是我的疏忽。”许杏一拍脑袋,“当时光跟他们说这酒若是能藏上些时日会更加醇香,却没有实际的例子,估计没人当回事,且咱们的作坊时日也短,又想尽快要银子,自然是新酒蒸馏出来就卖,竟然无人发觉其中妙处。‘酒是陈的香’啊,这都给忘了,唉。”
除了酒本身品质过硬的优势外,今年生意扩张,也跟商路的通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甘州的药材物美价廉,运出去有数倍的利润,已经在行商之人中有了名气,往来甘州的商队多了,也就有人愿意发掘一下本地其他的出产,就这样,在甘州已经小有名气的“甘州醇”就被发掘出来了。
这些采买的商队里头并没有董家,因为许杏听董三太太说,现在跑甘州这一趟线的商队归她夫君的异母兄弟管,这里头也有不少不足为外人道的事情,她便压根没提酒的事儿,如今的局面倒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
张彪也给许杏带了妻子的口信,等到开春,他们的儿子满一百天,她就能继续打理这些产业了,到时候把孩子带在身边,放在马车里,再有婆子帮忙照顾,天气暖和了,孩子不会受委屈的。
许杏挺高兴,不仅是因为左膀右臂很快就能复工,而且她也在同贵身上看到了前世众多女性的影子——自立,自强,照顾好孩子的同时也没有荒废事业。
“夫人啊,她毕竟还是有福气,您给她的分红那么多,夫君又有俸禄,衣食不愁,还有婆子伺候,家里人口简单,没有公婆,但凡有一条不成,她也做不到如今这般。”同喜听她夸赞,不由得说了句公道话,“这世道,女子艰难,像她那样的,一万个人里也不知能不能有一个呢。”
许杏想想,还真是这个道理。她会那么评价前世的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