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
郑大人定定的看了他片刻,才道:“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若并不必要,你这样劳民伤财,将来怕是连我都要被弹劾的啊!”
长青沉默。
“你叫人去查各地的粮库、常平仓,这事儿有人来找我,我都给压下去了,查查也好,真要是有个什么事儿,出了纰漏是要掉脑袋的。可你这大兴土木之举,我可不能太过偏袒于你啊!”郑大人一脸的爱莫能助。
第187章 北方干旱(中)
长青虽然想到了郑大人不会痛快的给他批银子,但是这样对方说得这样直白,还是超乎了他的意料。作为皇帝陛下的表兄兼舅兄,封疆大吏郑大人的格局居然始终局限在功绩和弹劾上,实在是差了些。只是他一时也无法和上官相抗,只好施礼告辞。
陈都事和王经历都在长青的值房里等着他。见他阴沉着脸进来,两人对视一眼,都猜到发生了什么事。
“范大人,那如今可如何是好?”王经历岁数大些,先开口问。
长青并不会迁怒于手下,只是语气有些萧索:“我不过一参政,并无决断之权,对各府县也不过是建议罢了,如今郑大人不同意,我没有权力调动大笔银两,各州府若是不愿听我的,或没有银子,我也无能为力。”
“郑大人是不相信有旱情,还是不肯批银子?十万两倒也确实不是小数目。”陈都事想了想,问道。
长青之前也不是没体验过被上官为难的滋味,不过这一次不同,郑大人字字句句都是为了他自己的政绩功过,可是给出的借口却又偏偏让人无法反驳。他摇头叹气:“也没有什么区别了,我若是不能证明今冬明春必有大旱,他是不可能应允的。”
“这天气之事,谁能打包票?不然何来未雨绸缪?”陈都事的脸色比刚才更不好看了。
王经历用胳膊肘捅了捅陈都事:“你莫要多说。现如今也只好如范大人所说,接着等下去了。”
长青只觉得一腔郁气无处纾解,到了下衙的时候便不坐马车,自己沿着长街慢慢的走。走到分岔路口的时候,他脚下一转,往城东而去。
新平和后来的小厮如松跟在后面,正不知道要不要提醒他方向错了,就听他问:“你们夫人新开的铺子在哪?”
这个地方新平知道,他便快步走上前,伸手比着方向:“大人,还要往前走三条街,再往南拐便能看见了。”
长青便径自走去,等到拐过弯来,不用问人,他也看到了“许记”的旗幡。在门口站了片刻,他才走进门去。一坐下就有热情的小二前来询问他要吃什么,等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