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的很少,要不说难得呢。”
“这里出产柿子?”许杏来到这里不到两个月,事情一件接着一件,还真没来得及好好了解一下本地的物产,“我怎么记得甘州并不盛产柿子呢。”
“奴婢问了,这东西凉州产得多,城外山上就有不少柿子树,咱们府上没有庄子,也没出过城,所以不知道。”同喜回答,“不过这边好像没有柿饼,一般都是吃新鲜的,要不就是放在外头冻住,冻柿子能吃一冬天呢。”
“这样啊……你去看看,还有几个,给我拿俩来,咱们试试烘柿饼。”许杏很久没折腾果干了,之前在南龙晒的橙枣干还没卖到北地,她再也没吃到过,没想到这里有柿子,真是太好了!
第185章 柿子枣子
天色擦黑的时候,同贵回府里来汇报食肆第一天的经营情况了。
只是她才刚见了礼,还没来得及开口,许杏就道:“你出门方便,给我留意些干鲜果子,别忘了。”
饶是同贵跟随许杏多年,对她算是十分了解,一时之间也没反应过来。
同喜就笑着给她解惑:“夫人听说凉州产柿子,正想着烘柿饼呢,又懊恼知道得太晚了,恐怕错过了旁的好东西。”
这么说同贵就明白了,她笑着答应一声,这才说起今天开张的情况:“晚食还在卖着,铺子没打烊,因着天黑了,我就先回来了。方才我跟请来的刘掌柜粗略的核了一下账目,刨去成本人工,食肆那边能净挣六百多文,晚上若是卖得好些,八百文当是有的,柜台那边今天有两家酒楼进货,走得多些,净利就有三两多。”
“这倒是不错了,作坊那边呢?我之前说让你们分开账目,各记各的账,分别核算,怎么样了?”许杏问。
同贵连忙回答:“都分开了的,作坊是作坊的,按今天的出货量,作坊的盈利也有四两。”
许杏点头:“这样说来,今天能有八两多到九两的净利,倒还不错。不过酒楼进货这样的事情不是天天都有的,所以正常营业的话一天能有一两多的净利,也不赔本。再看几日吧,若是能稳定下来就先这样,收红薯的事儿得落实好,别断了原料。”
同贵答应了,又道:“现在红薯好收,秋天收下来的红薯多,家家都有剩的,咱们贴了告示,又让伙计们家去知会亲戚乡邻,省城附近有不少人家都知道这事儿了,您放心吧。”
“那就好,你赶紧家去吧,明天不用特特过来,过几日再来跟我对对帐就是。”许杏觉得没什么要嘱咐的,看着天色已晚,就叫同贵回去,等同贵一脚出了房门,她又叫住人,嘱咐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