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同意了:“猪一杀,我也没事了,给孝诚孝勇两个挣个笔墨钱也好,谁叫你姑家穷呢。”
她这儿说定了,许杏就回去跟作坊里安排了香肠的事儿,人是用不到作坊里的人的,不过需要用些地方来晾晒香肠,让大家小心些,别给溅上水就好了。
“就在后院里做,反正咱家的猪也不留了,一总清出来。这活小丫头小小子干不了,都得老婆子们来,就在后院,你不是有多余的炉子吗,提个过来,冷不着还说说闲话,还有钱挣,够舒坦的了。”金氏知道了,便给出主意。
许杏没意见,这边儿又找了两个村里的妇人,连上范氏和赵氏,就在家开工了。
销路方面,第一批样品出来的时候,镇上刘老板要了一百斤,单家要了两百斤,董掌柜那边直接一千斤。
董掌柜还托长青带了口信:“这个东西最好能长远做下去,再多些货也能吃下。”
对此,许杏表示,没啥可说的,撸起袖子干吧!
不过要是长远做下去,场地和人员都是问题,得认真核算才好,这个新年,看来是非常忙碌的一个新年了。
第46章 新年愿望
因为香肠风干需要时间,场地人手又有限,整个十一月,许杏这边一共就出了一千五百斤香肠,刨除成本,她赚了六两银子。
许杏觉得很满意,再加上红薯作坊那边的进项,进了腊月,她手里已经有一百两半银子了。
她终于舍得奢侈一下,拿出零头,给自己又添了一身新棉衣和一套外衣。没办法,这一年她基本没怎么亲自干活,吃得还好了,个子长高了一大块,去年的衣裳又小了。
等长青回来,她取了银子交给他:“范大哥,你不是要买地吗,这是七十五两银子,够了不?”
长青看着面前薄薄的两张银票和整齐的银锭,心下感慨,许杏果然是不一样了,那些一个铜钱一个铜钱的数着算计的日子是一去不回了。不过终究是好事,他便接过来道:“只知道你日日忙碌,没想到你竟如此发财。”
许杏笑嘻嘻的说:“也没有很发财,反正除了给你这些,我还有攒下的呢。”
“那便好,省得你没银子给伙计发年礼。”长青看她笑,自己也跟着笑起来,看来银子真是能给人带来快乐。
说起年礼,许杏最后考虑,还是分开办的。香肠临时作坊这边,因为干活的时日短,便给的少些,一个人一百文钱,一对猪蹄。其实外人就两个,这些东西还是有一半落在了范家人手里。红薯作坊那边多些,六个人,每个人八百文钱,一对猪蹄,五斤粉皮,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