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看天不服看地不服的模样。
他讽刺道:“照你这意思,以后咱们村里就不能生孩子了是吧,人家楚酒酒都九岁了,登记完就能赚工分了,你要是这么有意见,你先去跟有吃奶小孩的人家说啊,就说,老书记的规矩不合理,吃奶的孩子不吃粮食,不能领人头粮,快去。”
青竹村分粮的规矩是,一部分按人头算,一部分按工分算,人头粮占的比例很少,一年也就几十斤,大家不够吃,才会努力的赚工分,至于那些死都不愿意赚工分的懒汉,只是特例。
孩子一出生就能领粮食,这是青竹村独有的规矩,是前任村书记定下的,一为人丁兴旺,二为减轻一些家庭的压力。
只是孩子赚不了工分,所以领的都是人头粮。
张庆发一听老书记三个字,立刻就怂了。老书记是还有书记的那个年代,青竹村实际的掌权人,现在他不当书记了,书记的职务也形同虚设,但他老人家仍然是陈家的族长,在整个青竹村,说话都有分量。
张庆发不再说话,灰溜溜的下地去了,陈解放走在他身后,得意的像个打赢一架的公鸡。
哼,不过如此!
……
楚酒酒坐在家里,还不知道自己的名字,已经正式出现在了这个时代的记录中,从此以后,她就是一个有名有姓、可以追根溯源的人了。
今天,木质家具都做好了,刷了漆的都放在外面晾着,辘轳也被立了起来,配上楚绍新买的绳子,楚酒酒试了一遍。
其实还是费劲,但最起码,她能打上来了,之前没有辘轳的时候,她连桶都提不上来。
村子虽说依河而建,可离河近的人家就那几户,多数还是离得远了一些,比如楚酒酒家,如果想去河边,就得走一里地。
夏季用水频繁,就算是冬季,一天用水也是小半缸,如果每天去河里提,至少要走六七个来回,所以,还是有井方便。
木头都用完了,剩下的木屑和碎块,楚酒酒全都扫起来,留着以后生火用,木匠师傅忙完自己的活,又去帮弟弟编竹篾。
这种东西,其实村里人都是自己捡了竹子,自己编的,奈何楚绍和楚酒酒都不会,就只能跟人家买。楚绍还说,过两天找村里手巧的老人定几张席子,两张铺,一张竖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