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说要吃亏,这亏就找上门来了。
村尾的宋二婶儿活灵活现地跟小姑子描述:村头那个没孩子的宋家,前阵子捡回来一个小少年,两口子什么好的都巴巴送上去,伺候了好几天,结果人还不是说走就走。宋大娘忒实心眼,竟然把家里值钱的干货都送给少年,带去路上吃。我听说,她甚至打算把棺材本都送出去,你说,莫不是失心疯了?
小姑子惊讶地捂嘴:捡回来的小少年我倒是知道,前几天还趁着去找大娘借东西的工夫看过,长得又俊又白,不像我们乡下人。想不到大娘连她压箱底的碎银子都愿意赔进去?那最后给没给啊?
那谁知道呢。
闲言碎语由村头漫至村尾,很快地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宋家村的人说来说去,不过是嘲笑宋家两口子人傻,把心血白白送了外人,却不愿意用来接济一下他们这些一个村子的人。
这天,宋大伯照例日出而作,留下宋大娘在家拾掇一些家务,正在院内的鸡窝里掏鸡蛋时,一个明显喝得醉醺醺的醉汉闯了进来。
大娘一看到醉汉,就把手中的鸡蛋又藏了回去,气哼哼地从鸡窝旁边拾起竹片裹成的扫帚,捏在手中狐疑地问:醉汉宋,你又来做什么!
这醉汉宋是村里的一个孤儿,年逾三十还整天四处混酒吃,不干正事,原先宋大娘看他可怜送过两袋米,哪料到这人是个不知进退也不懂得感恩的,三天两头缠上来要东西。
宋大娘心善却有底线,不惯着这种蛀虫,来两次都被她凶悍地打了出去,也就没来了,不知今天怎么又来了。
醉汉宋醉醺醺地看向大娘身后的瓦房:宋大娘,你老伴不在家吧?我早晨就看到他出去了。
宋大娘警惕地道:他晌午回来吃饭,一会儿就到。你打什么主意?
我打什么主意,不如就明明白白跟你说,我听小花说,你压箱底有几两碎银子?醉汉宋嘿嘿一笑,不如借给我去赌两把,赢了还你利息钱。
想得美!那是我和老头的棺材本!宋大娘气得一把抄起扫帚,劈头盖脸地打过去。
前几次,当宋大娘祭出扫帚来狠的之后,醉汉宋就差不多要撤退了,但今天他或许是鬼迷了心窍,不退反进,仗着自己力气大,竟是反手抢夺大娘的扫帚,阴测测道:与其把你们两口子的棺材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