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里有书房吗?”阿洛问守在门口的一位丫鬟。
丫鬟愣了一下,抬手指着旁边一扇门:“书房就是那间,只是许久没进人了,灰尘比较大,少奶奶要做什么吗?”
阿洛摇摇头,自顾自走到书房前,推开门走了进去。
迎面扑来一阵裹挟着霉气的风,以及一股子变味的书香墨香之气,看来这房子的确很多年没打开过。
丫鬟跟了过来,给她点上屋子四角的灯烛,书房内霎时亮堂起来。
幻境里的人物是可以交流的,除了强制走“剧情”的时候,其他时候和他们说话都能得到回答。比如这个丫鬟,在阿洛查看书房时,就用叹惋的口气讲述了一些事。
“自从大少爷病了,书房就再没人来过,也是可惜了。当年大少爷那般有才,谁又能料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呢……”
从这丫鬟的口中,阿洛得知傅言礼出生时很正常,他的“病”并非天生,而是八岁那年突然出现的。
八岁之前,他是远近闻名的神童,六个月就会说话,一岁便能认字,三岁与人对答如流,五岁就能吟诗作对,八岁时与秀才辩论都能不落下风。
这样一个少年天才,却一夕之间坠落深渊,莫名叫人想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之语,岂不叫人可惜可叹。
八岁之后,傅言礼虽筋骨无力,但还是能强撑着提笔写字,不过随着病情加重,十五岁他便彻底缠绵病榻,每日坐在椅子里,四肢萎缩,身子都起不来了。
丫鬟絮絮叨叨地说着,阿洛一心二用,一边听一边在书架桌案上翻看,有些书有标注的痕迹,其上字迹金钩铁划、力透纸背,显示出主人的意气风发。
这些标注应该是他八岁之前写的,书本纸张都开始泛黄,有一句“大丈夫当志在天下,岂能偏安于一隅”的诗句边,傅言礼写下“吾应如此”的旁白。
还有一些书上,写的字就变了一番模样,字体虚软无力,笔画软趴趴犹如蚯蚓爬,连初学者都不如。
在一本讲述各地风景的游记中,某一页描述了无边无际的大海,辽阔的湛蓝色好似整个天空倾倒下来,美得波澜壮阔、如诗如画。
傅言礼写:“吾一生不得见。”
短短一句话,几个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