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半杯茶水。
但说是这么说,方彦在洛京多年,很清楚什么是帝王一怒,伏尸百万。
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方彦突然站起身,朝谢琢深深作揖:“求谢侍读指点,救救我等!”
“墨亭这是干什么?”谢琢也跟着起身,先让方彦坐回石凳,自己跟着坐下,思忖许久才道,“倒也算不上什么指点。依我在御前所见所闻,陛下心胸宽广、求贤若渴。不过,陛下心胸宽广是一回事,我等也该主动表明自己的忠君之心,不是吗?”
方彦是个聪明人,立刻明白过来。是啊,不管是他,还是太学中的众人,在如此紧要关头,必须要尽快表明立场,与徐伯明盛浩元之流彻底划清界线、洗清科考舞弊的嫌疑才行!
忠心又该如何表明?
思维急转,方彦双眼微亮,猛地站起身,匆忙间再次作揖,激动道:“我这就赶回太学!明日立即前往宫门,伏阙上书,向陛下奏明我等的忠君之心!”
谢琢起身送他出门,在门口的灯笼下叮嘱:“冬日风冷,墨亭路上小心。”
作者有话要说: 比一个用做茶杯的陶土捏成的心~谢谢看文!
---
“以科目网罗天下之英隽,义以观其通经,赋以观其博古,论以观其识,策以观其才。”——曾从龙(宋)
第42章 第四十二万里
武宁候府。
沈愚脚步飞快地去到校场, 远远就听见了兵械破风的声音。等他定睛一看,发现陆骁正提着一把长刀舞得飒飒生风,连忙站定, 不敢轻易靠近。
等了一会儿,沈愚心里着急, 提高声音喊道:“陆二你有完没完?该歇歇了!”
“唰”的一声, 陆骁似乎只是随手一掷, 长刀隔着好几步的距离, 精准入鞘。他回过身, 抬手随意紧了紧束发的锦带,眉目间笑意飞扬:“你怎么突然过来了?不是才请了一个说书先生吗,话本听腻了?”
“谁还有心思听话本, 话本能有现实精彩?”沈愚觉得刚刚拎着长刀的陆骁太过危险, 现在刀没了,危险性也降低了, 这才快步过去,“我这不是听见了一箩筐真真假假的消息吗,我弄不明白, 心里又不踏实, 别的人我不放心, 只能来找你絮叨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