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而不为?
所以从这一天开始,纂风镇的账册每个月都会送到康平帝手上,他也默认了这种行为。
康平帝自然也不傻,合则你们赚得钵满盆满,还要搞出一堆事来,让朕给你收拾烂摊子,朕现在自己来赚银子不行?你们还要挑三拣四挑五挑六?
对,康平帝嘴里虽然没明说,但就是这么个表示。
所有人都能看明白。
“国库现在不充裕,朝廷需要军费,非常时期,非常对待。既然爱卿提到市舶司,早年因为寇患宁州市舶司被罢,如今既然有纂风镇在先,市舶司再设不再设倒是并不妨碍。
“不过朕觉得纂风镇这一套章程很有板眼,就暂且先这么行着吧。为避免名不正言不顺,特封薄春山为东南巡海道副使,督管海防备倭对夷通商事宜。”
这番话可是把满朝文武惊得不轻。
合则弹劾没用,反而让对方升官了?
这巡海副使全称应该是提刑按察使司巡视海道副使,按秩应该是正四品,可这四品可跟某个地方知府的四品不一样,管的那叫一个宽。
巡海道不光有经略海防、简练水陆官兵、处备粮饷之责,同时还有督查地方之权,除了海防事务,若当地有市舶司及外交等务,也由其监管。
一般巡海道都会特定某个地方,也就是你只管这一片区域,所以是某地提刑按察使司,可如今前缀加了个东南,那范围可就更宽了,也就是属于总督东南剿倭都司的长官。
当然,重点还不是这,而是康平帝竟给纂风镇发了官牌,也就是说朝廷准许其对外通商。
要知道哪怕是市舶司,也有各种条条框框管着,康平帝却来了个纂风镇这一套章程很有板眼,就这么行着。
天,要变了!
一时间,所有人都是这种想法,却不敢再置一词。
因为他们都知道若是再提出任何异议,先不说前面还有户部尚书那老头横着,你给朝廷变银子平倭备战去?
……
散朝后,康平帝将户部尚书叫去了御书房说话。
从明面上是陛下要安抚户部尚书这个三朝元老,让他别撂挑子,实际上却并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