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官好啊,快点来救他出去。
于是他更坚定了用话忽悠过去的决定:“这,好汉,这位法师是个自幼出家的罗汉,您这把人家绑了来,不好吧?”
那水匪头子哼哼一笑,把唐书生给赶了出去,又给丢回了牢房里。
当他回到地牢的时候,正好看见荣枯双腿盘起,坐在濡湿的稻草上闭着眼睛开始念经。
倒是一派既来之,则安之的模样。
唐书生原本打算就地睡下,谁知道听着听着,却被这法名荣枯的和尚所念的经文吸引住了,不由侧头认真听起来。
另外一边,丁船头一行人上了岸,交了货,丁船头手里捏着荣枯的过所,整个人都快拧巴成麻花了,一方面大和尚对他们有恩,他也担心大师父在水匪手里出了事,可是若真的按照大师父说的去报了官,水匪狗急跳墙,杀了大师父怎么办?
还是按照老规矩来办事,把事情压下去,等水匪们把大师父装在麻袋里“放了生”,他们多去江边寻寻,指不定就把师父救回来了呢?
他不识字,自然看不懂过所上写的是什么,却有两个在此巡逻的水武侯见他眉头蹙起,一副犹犹豫豫的模样,便打折嬉闹顽笑的主意上前来,一把夺过他手上的过所,煞有介事的打开:“看什么好东西呢?”
这些水武侯也不是不知道这些漕工在水道上可能遇到什么,这种愁眉苦脸的,八成是刚刚交过“消灾钱”,正愁眉苦脸呢。
丁船头不敢抢回来,只能由他看。
刚想说两句好话讨饶,却见那个先看过所的武侯瞪大了眼睛,推搡了两下身边的兄弟:“不好、不好了,”他合上过所,“你这破落户,哪里捡到的这份过所!”
他兄弟不解他为何这般慌乱,连忙伸头去看,这一看却吓了一跳,这过所上头,明明写着:大周皇帝御赐“明惠莲花上师”——皇帝亲自赐的,这份过所的主人,是个御前高僧啊!
这样身份的人要是因为在贞州的地界因为水匪出了事,头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水武侯!
这俩水武侯不敢耽搁,连忙带了这份过所去县衙找县令上报,丁船头又不敢阻止,又担心荣枯出了事,急地蹲在地上抽自己巴掌。
枣县的县令收到了过所,也吓得不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