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也好,或者靠近交趾一带的婆罗洲,除却西域以外,都是先人杂记、野史、游记上曾经记载过,后来却没有人再继续前往探索的地方。
李安然很想去这些地方碰碰运气,一来并不算远,以大周的造船、航海技术是可以到达这些地方的,二来南州边沿地区早在魏朝就有人前往开荒,如今也算是岭南的大县,她打算以威州、南州为据点,建造可以远航的大海船。
之所以第一个船厂选在威州,这完全是因为威州是自己的封地,并且相对的比南州更富裕一些,也更经得起“造作”。
而且威州一带多海盗、水匪,在威州建船厂,也能起到震慑这些人的作用。
有了大海船,相应的就需要水师,大周也不是没有渡江水师,但是海上行驶和河上行驶,怎么想都应该……可能……也许……不是同一件事?
当然,要是同一件事的话,那就方便多了。
需要她筹谋的事情还有很多,其中困难自然也不会少,只是李安然非但没有觉得头疼,反而兴奋得很,甚至有些跃跃欲试,仿佛一朝回到了当初拉起赤旗军精锐时候的岁月。
她又找到了少女时的那种热血澎湃的感觉。
崔肃见她两眼放光,就知道她又在筹谋什么大事,跟着她这么多年,他都已经习惯了这人时不时做出惊世骇俗之举,久而久之也就见怪不怪,甚至愿意起身跟上她的步伐了。
他双手交叠道:“既然殿下心中已经有沟壑了,那么容臣在此同殿下告别,我二人,威州再聚。”
李安然也站起来双手交叠:“子竹先行,威州再聚。”
红珏要留下来扶持老六女学的事情,所以她这次南下,带的是蓝情。
荣枯目送崔肃离开,手上掐着佛珠,面上神色依然温柔恬淡:“小僧祝殿下,无往不利。”
李安然粲然一笑,欣然收下了这祝愿。
至于荣枯自己……
他想起了自己默写、翻译孤本时那些细微的魂不守舍,难以下笔。
不只是寻不到词来表达经文原意的“信、雅、达”,他自己的心境也难得的动摇了几分。
他是到了“坎”上了。
罗汉垂眸,将眼底的明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