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在欧美其他各国的市场份额也纷纷上升到了30%-50%不等。
不仅摆脱了之前的危机,甚至还一度爆发出势如破竹的气场,开始了各种意义上的反攻。
而在二级市场,德州芯片一路飙升的股价也让资本为之侧目。再加上堰川国际资本的案例在前,不少同类品牌的龙头公司,还有华尔街的资本纷纷抛出橄榄枝,有的要求资本入股,有的要求技术入股。一时间,原本乏人问津的德州芯片竟然成了众人竞相追捧的优质股票。
陶堰和霍百川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两人带着公司管理层,频频召开公司内部会议和股东大会,想要通过融资手段进一步扩大德州芯片的规模。
这种让人振奋的会议刺激的众人频频高潮,几乎陷入飘飘欲仙的癫狂。不过陶堰和霍百川几次流露出的套现想法也让管理层和公司其他股东们心生警惕。
如果说在几个月前,他们还担心堰川资本是否要恶意收购德州芯片。那么现在,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陶堰和霍百川会趁这个机会套现跑路,抛下他们这群嗷嗷待哺的合伙人。
“如果堰川资本陷入资金压力的话,我们可以用公司回购的名义帮助你们套现。”一般都是由资本方提出来的提议,在管理层和其他股东们商议过后,竟然主动提了出来:“你们可以拿着公司的钱去做其他投资。反正以德州芯片目前的经营现状来看,我们也用不到这么多钱。”
公司管理层的态度非常认真坚决。就算是压榨他们自己,也绝对不能让陶堰和霍百川套现跑路。这两个人不仅是资本运作方面的天才,更是公司管理方面的天才。
事实上,如果不是陶堰和霍百川的决策,德州芯片即便得到了资本融资,也不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反败为胜,并且呈现出如此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
过去管理层们绞尽脑汁抵挡资本收购,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而现在,他们只需要跟随陶堰和霍百川,拿到的公司分红就比他们曾经努力几年还要赚的多。在自身利益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没人会拒绝资本。大家都想赚钱。
听到公司管理层的建议,陶堰和霍百川简直有点哭笑不得。没想到公司管理层竟然会有这样的想法。让德州芯片以公司名义收购他们手上的股份。然后,让德州芯片和堰川科技合并,两个公司交叉持股。然后再通过一系列复杂的cao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