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居住,外姓人也有,但很少,很多都是前些年新朝建立之初逃难而来,在此定居的。不过李姓族人都比较和睦,又有个德高望重的村长,这些年来倒也算相安无事。
经过7年的休养生息,大乾朝慢慢开始有了生机,老百姓们的生活比前朝时好了很多,朝廷轻徭役薄赋税,鼓励开荒减免头三年的赋税,这使得老百姓们基本都能勉强温饱,不过如果雨再不停,地里今年可就颗粒无收了,条件比较好的他家也一样。
想到这!李均竹又不由自主的叹了口气,“这古时候可真是看天吃饭啊!”
他家现在是三世同堂,还未分家,爷爷李长河四十八岁,是李家二房经过前朝战乱和瘟疫留下来的唯一一个人,年轻时在镇上一家书院打杂跟随书院里的老先生学了些字,在李家那是有绝对的话语权的人。
奶奶老赵氏,四十七岁,性格坚毅,爽利,在李家村是出了名的对媳妇好,但家里人都比较听奶奶老赵氏的话,因为她身后可是站着个无条件支持她的爷爷!
夫妻两一生共育有子女五人三男两女,在前朝那个战乱年代都还养活并长大了,这在李家村也是传奇。两个女儿都在前些年前相继出嫁,可小女儿前几年因为难产去世,渐渐的也没了来往。
现在在身边的就是三个儿子,大儿子李大山,娶妻张氏,他们就是这一世李均竹的父母,他上头还有两个jiejie。
二儿子李二水,娶妻越氏 ,育有两女一子
老三李三树,娶妻钱氏,育有一女。
其实李均竹出生以前李家已经连生四个女儿,这让半辈子都让村里人艳羡的李家挺抬不起头来的。
直到李均竹出生祖父李长河才终于扬眉吐气,所以他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抱着软软糯糯的孙子到村头大榕树那里去找老伙伴们吹牛,炫耀孙子。
虽然后来二弟李均凌出生也不能改变他在祖父祖母心里的位置。
二弟出生后依照均字的顺序,爷爷取了凌字,小名壮头。小时候的壮头出生时身子骨不好,家里人便取了壮头这个小名希望他强壮长大。
李父跟二叔李二水空闲时间都到镇上给人抗大包,赚来的钱都给壮头买补身子的药材,就这样直到他一岁多时身体才像他的小名一样壮了起来,现在两岁的壮头就是李均竹的跟屁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