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呢!
想想有点搞笑,我写他时是龙飞凤舞的大字,老小子写我时却抠抠索索跟做贼似的,如果他这是还想抻着脖子跟我斗,那他显然没发觉自己已经输在气势上了。
处理了几笔烂款,都是不大的数目,多的也就是几万块钱,不过短短四年,这种案例光我经手的少说也有几百个了。
银行业在很多人眼里甚是风光,似乎每天就是倒腾钱,跟倒腾废纸似的,刷拉刷拉点钱眼睛都不眨,放出去的钱有利息,收进来的可以拿去投资,像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但事实远非如此。
这银行要真是自己开的能把人心疼死,单就我们支行,每年都会有几百万的烂款,这个数目还是最近两年收缩银根后的。来贷款的时候你看他什么手续都是齐全的,什么保证都是有谱的,等到往回收钱的时候就什么麻烦都来了,当初坚如磐石的保障,早不知在什么时候烟消云散,光是扯皮条的官司我们一年就要打上几十场。
以前贷还分理,往外贷款的部门都跟爷爷似的,一个个尾巴比天高,上下嘴唇一碰就是金光闪耀,给谁不给谁,一句话撂出来比秤砣重,从中捞的油水自然是外人无法想象的。
追款的就远没那么风光了,他们必须摆出孙子的姿态,成天跟人屁股后叫别人爷爷,向前看是一个个高傲无辜的屁股,向后看是催促施压的领导,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现在这种状况不存在了,改革后基本上是保贷保还,也就是说经你手出去的款子你得负责收回来,这种改革无疑是具有先进性的,一方面约束贷款审核程序,使之更加谨慎公正,另一方面追款时可以轻车熟路,说起话来腰板儿也硬,不行就走法律程序,除非你让人抓住了把柄。
既然说是“基本保贷保还”,那就肯定有例外,比如某人升官了,手里的工作一变,该交接的交接,该转移的转移,拍了屁股干干净净走人,留下的窟窿给下面的人一摊,能填上多少填多少,填不上的也不用怕,跟一些条款打打擦边球,上下打点一番,自会风平浪静。
行里有规定,凡是到了一定高度的升迁人员,升迁前的工作记录就会存封,一般人根本别想看见。这里面或许就有些猫腻儿,升上去之前狠抓一把,跟头顶的大佬礼尚一下,自己能有赚头,人情也铺开了,还不必担心东窗事发,最关键的是嘴吃舒服了,屁股也就没什么难擦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