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看你这张冷脸,无欲无求的模样,还不清楚么?”她调笑道。
婉儿不知该怎样回答她了。看着那人的笑颜,几欲张口,仍然说不出解释的话。终于放弃辩驳,垂下眼,模样居然有几分可爱。
太平伸手捏捏她的脸:“这不是画了。比画还好看。”[r3]
韦皇后的目光不时扫过来,一片阴霾。她无论如何也弄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婉儿忽然义无反顾站在了对面,甚至与仇人举止亲密依偎着。这是铁了心与她作对啊,为什么呢,只因为皇太女这一件事么?
而皇太女是她上位的必经之路,偏偏不能略过。婉儿真的不懂么?
过去种种合作还算默契,她抱着最后的希望,希望婉儿可以回心转意。她实在欣赏上官昭容的才能,也无比需要一个这样的人,留在自己的阵营,助她一臂之力。这是韦后无论如何也学不会的,是她永远不能成为则天皇帝的理由——武曌眼里只有可用与不可用两种人,为此连狄阁老都可以冤杀的。而她眼里,多出许多挂牵,还为这种牺牲而自我感动着。
一日下来,婉儿疲倦极了,倒伏于床榻之上。鼻尖与唇贴着锦被,神情清澈如稚子。太平走过来,轻轻为她盖好。
她不太懂得婉儿近来的冷淡。也许是自己做的过分了,那时非吵嚷着要分开,让她伤心了吧。她这样想着,回忆起婉儿战栗着哭泣的模样,泛起一阵酸涩。好在既然都坚定地选择了彼此,以后,一定会好起来的。
转眼便是景龙四年,正月初五,李显于大明宫正殿含元殿大宴,招待吐蕃迎亲来使。吐蕃使臣为答谢,特演骑马之戏。马匹俊俏健壮,骑手灵活翻飞,彩绶飘舞,铜铃叮当,好一幅妙景。观者无不欢呼喝彩。
吐蕃演毕,我大唐也要展示文化昌明,亦表欢迎之意。帝后公主近臣等,便一同联句赋诗。此事也非一二次了,婉儿候着李显发旨点名录序——皇帝领诗是惯例,今日皇后在列,自然首续。尔后是长宁、安乐、太平三位公主、温王李重茂、昭容上官婉儿、吏部侍郎崔湜……李显犹豫一会儿,又点了数人。最后吐蕃来使也请授笔,李显大喜,即命联句,十四人已足。
这边刚点完,婉儿已经封了诗笺,将写好的句子分发与帝后、长宁安乐四人。这也是许久的惯例了,李显看这一句,龙颜大悦,吟道:大明御宇临万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