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不由己吧。与公主结下仇隙,反倒蹊跷得很。”
婉儿于是微微颔首,唇边挂上一抹微笑。
“即便如此,我也无法相助。狄公要为天下,而我呢,我只为陛下。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陛下就是我的天。正如你们不愿见陛下杀李唐宗室,我也不愿让你们损害武家的利益。这很公平。”
“上官才人,这么说话,你往后会有悔的。”狄仁杰拈须,“做臣子的,忠君在其次,为国为民才是本心。我劝才人好好思量。”
“为国为民?狄公话说得漂亮,这如何又是为民了。难道魏王梁王的才能,一定比陛下的儿子们差么?”她反诘。
“武家人背后只有陛下,陛下若是不在,他们就什么都没了。而李家身后,是李唐几代江山,□□太宗高宗三代积攒下的人望。陛下选择儿子继位,李唐国威仍在,天下不致烽火狼烟遍地,生灵涂炭。若是魏王继位,又无圣上平定的才能,是时天下大乱,不知多少人会拉起恢复李唐的大旗,趁乱世分一杯羹。国祚毁于一旦,受苦的,还是天下苍生。立太子以求复国,是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
婉儿不说话,只静静听着。
狄公长叹:“良禽择木而栖,陛下也是我的伯乐。才人,你知道我忠于她的。不与陛下比较,但凡承嗣三思有你一半才智胆识,我也不用冒着身死家亡的危险,着力于恢复李唐。”
婉儿仍在等他说,他却也停下了,一言不发。空气凝重起来。
狄公是在等她。最终,婉儿屈服于这阵难堪的沉默,还是开了口:“可我不明白,为何是庐陵王呢?”
从吉顼那日奇怪的话开始,到近日朝野的反应,再到狄公劝谏,这个名字一再被提起——庐陵王李哲。十数年前,所有人都指责李哲任人唯亲、执政不力,是个荒唐极的皇帝。如今朝廷的风向突变,皇嗣这面旗帜不再屹立,庐陵王倒成了救世的希望,这是婉儿不曾想到的。
“狄公,你知道庐陵王是怎样的人么?也是,他即位的时候,您正在外任。后来他被贬庐陵王,行事又低调。怕狄公真不晓得他究竟是何许人。”
那一年,她还不足二十岁,皎洁月色,冰冷的青石板,在她生命中刻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许多年过去,听见那个名字,畏惧和恨意还是会翻涌上来,一阵阵颤抖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