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朝廷风平浪静,官员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他轻轻拉住缰绳,引马前行,“只是朝臣都很奇怪,怎么陛下还没处死来俊臣呢。”
用最冷静平淡的语气,说着最危险的话。
“来俊臣于国有功,你们为何非要他死呢?”外人听来武曌是护着走狗,吉顼心中明了,这是饶有兴味的试探。
“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脏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r3] ”
武曌沉默了。
对于大周朝的开创,酷吏功不可没。在阻力最大的时候,她靠酷吏迅速稳定了朝纲。然而日久天长,酷吏破坏法度,危害朝政,弄得君臣离心。多少臣子为了自保,说话无可无不可,什么事情都能做出来。满朝怨恨酷吏已久,却无一人公开反对她,说明这几年的统治卓有成效,让她觉得心安。如今天下已稳,来俊臣等人便是祸害,兔死狗烹的时候到了。
回到宫中,武曌没有去寝殿,在宰相议事的崇文阁坐了许久。她一人坐在正面榻上,安静而威严,半明半暗中,仿佛一尊神明。
“婉儿,我知道你也要来俊臣死的。”
她忽然开口,婉儿愣了一下,才明白皇帝在叫自己。她望向那个人,那个她见过最接近神明的人。
武曌双眼微闭:“吉顼本是来俊臣的手下,连他都无法忍受,我再不决断,怕是要引火烧身了。我做不了明君的,即便想做,也没法做到。我放任万国俊屠杀流人,纵容来俊臣肆意构陷,还要装出一副被他们欺骗的样子。我做不了明君,做昏君总比暴君好些。你知道,女人做不了明君的。”
陛下,您是明君。我的君,怎么可能不是明君。
“您若不是明君,世上便没有明君。”她说,“只有昏君才可能清白一世。想做出些政绩,为天下人谋的帝王,有几个温良恭俭让五德俱备。”
“可我走的太远,婉儿。”武曌轻叹一声,“事情也该结束了。”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r4]
年纪虽然大了,女皇仍旧十分清醒,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该弃掉的东西,绝不手软留连。
斩决来俊臣那日,洛阳全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