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说着,回头看了一眼小婉儿,“上官家世代诗书礼仪之家,我不想让孩子做个目不识丁的女子。掖庭宫虽然有两个宫教博士,只怕认得的字不比我多几个,教授的多是琴艺歌舞,真正的藏书并没有几卷。我想,御史您——”
裴炎笑了笑,果然是上官家的人,不要他打点女官,求告宫人,换个清闲点的活计,只要他让女儿读书去。郑夫人是名门闺秀,说话过分谦虚了,宫教博士认得的字若是比她多,也可以去考个明经科做官去。话说回来,虽然出不了宫,想读书不容易,却也有个法子。从高祖武皇帝开始,宫中就设有内文学馆,专为宫女学文化而立,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聘请一位儒生授课。可惜那些宫女大多无意于文学,本来女子就没有进士及第的权利,长于深宫,学再多的经史子集又能如何?不如多学些琴棋书画、歌舞技艺来得实在些,碰巧被皇帝撞见了,没准能飞黄腾达。因此这内文学馆空有其名,一直门庭冷落。
如今执掌内文学馆的,是一位范老先生,已经供职快四十年了,几乎没人能记起他。他整日不问世事,在馆内钻研文史,谁也不知道他到了什么程度。裴炎一盘算,以他监察御史的身份,去求这个情,九成把握还是有的。他一口应承下来,叫郑夫人放心。他说,上官家的孩子,以后便是他自己的孩子。这次不成,就再想想别的法子,一定要让这女孩读上书。这孩子身体里流着老师的血,必定不是个等闲之辈。裴炎若是袖手旁观,岂不是浪费了一个可造之材,他自己也于心不忍。
郑氏再三谢过,要跪下来叩拜。裴炎连忙扶起她,心中涌上一阵酸楚。这个女子,本应清冷高傲,不食凡尘,本应和丈夫神仙眷侣,恩爱有加。如今放下了一切,给别人倒屎倒尿,洗衣缝补。从前被羞辱,只有晚上一个人独自流泪的份儿,时日久了,也学着宫人呲牙骂街,和乡下来的村妇别无二致。只有现在,和他说话的时候,她找到了那个被她丢弃,被她遗忘的自己,眉间是优雅恭顺。即使穿着粗布衣,肤色晒得暗沉,她也是上官夫人,不卑不亢,不争不抢。裴炎从她眼睛里读出了这些,在心头默默记下。
这个女人被生活磨出了两幅面孔,即使外表淤泥遍布,内心依然如莲一般纯净。
[r1]其实是武器和仪仗啦,取其一半,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诗书大家才能胜任。
[r2]具体是何吃食,史书记载不详,所以随便写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