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着手帕去超市前面的小广场绣给 杜大姐看。
小广场旁就有许多修建起 供市民休息的长 椅,杜大姐挑了一个在树荫笼罩下不太晒得的太阳的位置,等着赵华兰过来。
见赵华兰手指十分灵活的把一根细丝线分成了更加细的十二根丝线,杜大姐简直佩服得要站起 来给 她鼓掌了。
杜大姐感叹道:“妹子,你这手技术实 在是 不一般呐。”
现在人工的东西多贵啊,尤其 是 绣花这种 技术活,要不是 赵华兰家里条件好,她就是 去当个绣娘,那一个月的收入也有不老少呢。
赵华兰的刺绣手艺确实 不错,当时为了给 家族中的女 子增添谈亲的筹码,赵华兰的爷爷,也就是 赵家上一代 的族长 ,花重 金从蜀地请来了刺绣大师教族中的女 儿刺绣。
大周朝的手艺人虽然地位不高 ,但是 吃穿绝对是 不差的,赵家的族长 专门请人教族中的女 子刺绣,也是 做了两种 考量的。
这以后赵家的女 子要是 嫁的好,有着一手的刺绣手艺,平常时不时地也能替夫婿做上两个荷包,手帕之内的,既有益于夫妻关系,又能显示出他们 赵氏女 的心灵手巧。
要是 有女 子嫁的不好,那靠着一手好的刺绣手艺,也不怕日子过不下去,之前在家里学会的刺绣,也能成为她们 日后的谋生工具。
当时赵华兰就是 族里天分最高 的人,刺绣大师离开赵家的时候,还收赵华兰做了自己的亲传徒弟,足见她的绣工有多好。
赵华兰左手拿着绣绷,右手拿着银针,手指上下翻飞,不多时绣布上就出现了一片荷叶的雏形。
杜大姐看得入神,赵华兰自己也是 一拿起 针线就会忘记了时间,等她们 回 过神来的时候,发现身边已经围了不少人了。
一位看起 来家境不错的阿姨见人总算是 抬起 头了,连忙问道:“妹子,你这荷叶绣的可 真 好,你这帕子绣好了买不买?”
赵华兰绣了这么多年的东西,就连最初期的练手作都是 自己用了的,倒是 第一次遇到有人问自己的买绣品的事情。
赵华兰愣了愣,见对方还一脸期待的盯着自己看,虽然她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但还是 态度坚定的摇了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