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这副眉开眼笑的模样真是不适合悲春伤秋,杨广又愁又想笑,无奈之极,“杨异能在江都待十日算不错的,你好好珍惜和杨昭相处的机会,省得等下次见面他认不出你你给我哭鼻子,我再能耐,也不能保证杨昭与我一样聪明。”
“我知道的,阿摩。”贺盾逗着孩子玩,点头应了,种地的事已经走上了正轨,长势基本都很好,再过一月就可以收割了,她手里的事都可以缓一缓,眼下得了机会,自然是专心陪着昭宝宝了。
第113章 总能等得到机会
皇帝近些年来越发的为政察察,自己时常出巡,明里暗里经常派人到地方州郡上巡查吏治,赏罚分明,频繁严苛。
杨坚对官吏至察至严,已经到了暗中派人像下属官吏行贿试探的地步,凡有受贿者,必死无疑。
如同杨异这般的巡查使臣,江都一年接待好几波,杨广驾轻就熟。
杨异虽是无多言,但似乎对江都吏治清明,百姓们安平富足的情形很是满意。
正直的人有正直的好处,杨广历来勤勉,做的都是利国之事,他名声冠盖,因着兄弟们不争气,倒显得格外突出,杨异来了一圈,回去在皇帝面前如实禀报,在帝后朝臣心里重重划上一笔,他的赢面又多了一分。
杨广依然把杨异和儿子杨昭送往来时的渡口,他不便过江,便派包括铭心在内的几位心腹,把这位眼里有感慨赞叹的刑部尚书一路送到了徐州。
铭心等人确保把人安全送到了,这才又折返回来。
紧接着是秋季丰收的农忙时节。
一年的时间里江南稻米种出了两季,收成让人震惊叹服,第二季是江都府衙售卖兑换的稻种,虽是有一半以上的百姓观望中选择了老种子,但光是剩下的另一半,产量就已经很可观了,抵得上以往江南全部产粮,还余出来一些。
得老天眷顾,江南这一年风调雨顺,是个大丰收年。
王韶被调往了并州,加之李德林身体硬朗起来,便主动请缨,管理晋王府内政。
因着年景好,四季丰收,耕种扩延便成了当务之急,李德林在这些事上驾轻就熟,鼓励百姓耕种务农,管理粮种的分配买卖,以及清查赋税余粮等等,一应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
整个江南的风气更为昂扬向上起来,一些游荡街头无所事事的散户,也愿意回乡老老实实种田了。
最好的稻种预先挑选了出来,贺盾清点完各州郡缴纳上来的赋税数,朝李德林笑道,“这一批农户,今年缴纳完赋税,除却吃用的,还有不少可供买卖的粮食,城里的商户们已经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