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次,现在父亲母亲生气失望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已经开始在留心暗查大哥的失德之处了。
但凡活在这个世上的人,都是经不住查的,尤其是他们这些不愁吃不愁穿,有些权势权势又不够大的皇子们,太子更不消说,能查的事太多。
他暂且只消做好自己的事,静待时机便可。
杨广接着看贺盾的来信。
“阿摩,虽然我和太医令把了脉都觉得是个男宝宝,但父亲母亲一直希望是个男宝宝,为了避免误差外万分之一的可能,现在也还没跟父亲母亲说,免得他们失望,不过宝宝很健康,也很乖,没有闹腾我,谁见了都说我是世上最省心的母亲了……”
杨广想着贺盾趴在案几前认真给他写信的模样,心里倒是有些发愁,最近这几次来信,一大半都是宝宝宝宝的,可见贺盾对孩子上心的程度了。
父亲母亲自是要把孩子放在身边养的。
他没心思打探云诏训是怎么劝得大哥把孩子抱回东宫,但贺前辈万一当真离不开孩子想把孩子放在身边自己养,只要泪眼汪汪的看看他,他大概也难以招架的。
头疼。
杨广自己看着信,柔肠百结了好一会儿,听外头铭心催促他去歇息,把信收好,起身回了卧房。
杨广提前把江南的一应事物安排好了,府里的人事也做了一些调动,李彻任扬州总管府司马,张衡、李穆之子李浑、阴寿之子阴世师、虞庆则之子虞孝仁、独孤盛、尧君素、李靖等人,虽是些北方的官宦子弟,但或文能济世,或武能安邦,这些人如今是他的近臣藩底,各有职位,都是可信之人,再加上内政外务有王韶李德林坐镇,他远在长安,也能放心一二。
征召晋王杨广入朝述职的诏令一到,杨广便领着铭心杨玄感一行人快马加鞭往长安赶去了,只路途还没到一半,便遇上了前来传旨迎接的官员和仪仗。
晋王妃于月前产下一子,母子平安,皇帝大喜,赐名为杨昭,封河南王,免除并州、江南之地的赋税一年,宴请百官,以示荣宠。
杨广听得母子平安,悬了一路的心放下了一大半,接了旨意,示意杨玄感他们在后一些帮他招待朝廷的使臣,自己领着铭心没日没夜的往长安城去了。
人住在宫里,杨广只得先去见过父亲母亲,他现在倒庆幸贺盾在宫里了,毕竟有充足的紫气在,她安全一些,也能少受些疼,少受些罪。
铭心在后头跟得气喘吁吁,知晓王妃住在凤仪宫后头的云阳宫,边走边劝道,“主上您慢点,皇后说王妃这会儿还昏睡着,晚间才会醒,让您莫要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