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为,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只盼望高家以后覆灭时,有人还记得,咱们府上是替君分忧,代人受过的。”宁国公眉头紧锁,一副不能释怀的样子。
晏老夫人不由又叹了口气,问道:“三丫头和舒丫头可以回来了吧?!高家那边自顾不暇了,想来也翻不起什么风浪了。”
宁国公想起另一件事,对母亲说道:“儿子听说,文家那丫头下月生辰。要不,就等日子过了就给两孩子订亲,省得夜长梦多。正好也向陛下和其他大臣勋贵,表明咱们府里的立场。”
晏老太君颔首赞同:“这样也好!总贴着高太尉亲家的标签,终归让人不安乐。你们祖爷爷当年的训诫,你得经常拿到同僚跟前提提……”
宁国公点了点头,应承道:“儿子知道,就是不提,陛下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唉,现在连林家都卷进去了,树欲静而风不止。咱们府上再撇清关系,只怕到时还逃脱不掉跟高家结党的印象。峻儿跟舒儿的定亲,务必要操办得高调一些,也好好定一些人的心。”晏太夫人经历大半辈子风雨,考虑到事件严重性,不失时机地提醒道。
“儿子知晓了。”齐国公俯首应承道,面露戚戚之色。
如今臣强君弱,他们这些开国分封的勋贵后裔,日子也不好过。八年前那一旨赐婚,虽说是陛下无奈之举。却让齐府从此卷进这些是非之中,不能独善其身。
望着两鬓斑驳的老儿子,晏太夫人心中触动。突然,她又念叨起孙子来:“峻儿怎么还没回来?”
齐国公忙解释道:“儿子也不知晓,已经派屹儿四处寻找他去了。想来过不了多久,就回来吧!”
想起孙儿承欢膝下的情景,晏太夫人又说道:“这孩子也不知整日在忙些什么?!莫不是明年要他上军营历练,吓得不敢回府了吧!”
齐国公不禁摇头苦笑。他这小儿子从小天资聪颖,却是个爱文不喜武的。一点都不像他们将门里的子弟。母亲没准还真说中了。
与此同时,躺在酒楼等消息的齐峻,此时也想起家中的亲人来。
一个月之前,他无意间发现,大姐送去和亲的一些线索。为了更好追查下去,索性向祖母告了假,声称到外地游历一番。为此,他还特意拐到怀柔去捕猎,带回七弟要的东西,以掩饰他前些日子的行踪。没想到一场大雨,让他误落猎人陷阱,平白耽误了十来天。
不过,此次潜回京城,总算有了收获。后天,再去见一位知情人,这事差不多可以确定了。
窗外,传来咿咿呀呀伶人的唱曲,齐峻心里头万分沮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