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结果是好的,洪铭泽直接将倭奴王的一家子全都俘虏,杨成栋那边更是将倭国的实际掌权人给逼死了,倭国的臣服近在眼前。
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现在应该好了罢!但是林瑜偏偏说了一个非华夏之国,又带他们看了这样的一张地图,而且屏风上更是秦皇扫六合一同天下的故事,怎么不由得常柯敏多想。
他回想了一下遥远的曾经,那时候林瑜刚刚六元及第,那时候还真看不出来,眼前的这一位有着这样的野心。不过,这话说来也没意思。当时他还以为最多就是逼宫呢,哪里知道他刚讲自己的孙女儿嫁给他,他就扯旗造反了呢!
目光所及的所有土地,林瑜看向面前的世界地图,再看看常柯敏那一言难尽、想劝却又不知道从何劝起的表情,笑道:“国公好志向,朕也想,只是不能罢了。”笑过了,他伸手抚上那一张完整的世界地图,道,“朕倒是想着凡汉军的炮火射程之内皆是汉家领土,可惜,已经晚了一步。”
若是换在文艺复兴之前,说不得他还争取一把,但是现在的话,尽管欧洲的宗教统治依旧愚昧,但是民族主义已经开始发芽,他们自己攻打来攻打去都没有完成的统一,难道林瑜前去攻打就能做到了吗?只怕这些国家在面对强敌,首先要做的就是放下内部的争斗专心对付来自林瑜的巨大压力。
不像是攻打倭国,可以毕全功于一役,等时间久了,慢慢地在这个国家普及汉文化,到时候对方反而请求内附也不是不可能。但这是因为本身倭国就在中华文化的影响圈子之内,彼此直接的差距还没有大到难以描补不能接受的地步。
但是,西方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在倭国行得通的道理,在西方基本上行不通。东西方不同文化造成的意识形态造成的差距,令同样的战争所带来的结果也截然不同。
林瑜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扩大汉文化影响范围,压缩那群西人生存发展的余地,尽量不将其现有的文化发展起来,同时往里面潜移默化的增加中华文化的影像。
而强大则是最好的影响方式。
这一副的地图上已经有了比较详细的国家名称,以及势力范围之类的。就比如说后世的印度,现在上面就有一个小小的代表着英国的旗帜。这是他在知道了这一次从英国来的并不是正式的使臣,而是一个新开办的住印度公司的理事。哪怕是最大的理事呢,那人依旧没有资格面见林瑜,能让他混在使臣的队伍之中参加登基大典已经是格外宽宥的结果了。
所以他只能看着一道来京城的其他几个国家的使臣穿上自己最好的衣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