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官儿便是六位尚书。
如今两位丞相的活儿皇帝分了一些,剩下的则由六位尚书负责,轮流当值,每次四位尚书。
今天当值的是工户刑礼四部尚书,等人一到皇帝便把林江的密折给他们看。
“四位爱卿近来可收到浩宇的消息?”
林江字浩宇,这字还是皇帝给取的呢。
四位尚书面面相觑,最后礼部尚书沉吟道:“三个月前听闻谢侍郎次子夭折,林大人和谢侍郎起了冲突,还把对方的脑袋砸烂了,最后是称病没去衙门,我等还以为他是闭门思过呢。”
皇帝蹙眉,不悦的看着礼部尚书道:“浩宇自不屑做这种装病之事。”
礼部尚书低头,“陛下说的是,是臣小气了。”
户部尚书反复看了一下密折,最后叹气道:“陛下,林大人只怕真的病重,不然也不会连遗产都安排好了。之前分给江南筹措的军粮任务是最先完成的,那时候林大人只怕就已病重了,却一直到粮草运抵边关才上折。”
皇帝闻言也有些伤心,弓下脊背道:“浩宇一向清高自傲,可这次他竟也忍不住示弱了。”
这封折子很是催泪,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跟林智的交情都很好,此时都不由眼含热泪,低着头不言语。
第18章 激动
皇帝叹息一声,问道:“浩宇病重,扬州刺史将由谁来担任?还有江南道观察使,此位置关系重大,朝中有谁来担任?”
“林大人可有推荐?”
“他举荐了刘沛和孙槐。”皇帝点了点桌上的折子道:“不过朕还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工部尚书沉吟道:“刘沛和孙槐二人做林大人的副手也有四五年的时间了,对扬州的事务应当了解得很,倒也合适。”
“刘沛还罢,孙槐的资历却不足,担任江南道观察使是否快了礼些?”礼部尚书提议道:“不如在朝中选有才之士前往。”
“陈爱卿可有举荐之人?”
礼部尚书低头道:“观察使不仅总领江南的民政,还有兵权。但其实民政有各州刺史管理,观察使能使得上力的少,还不如专心于兵权。而江南又毗邻殷和闽,所选之人更该长于领兵才是。于臣来看,灵州副都护赵捷倒是不错。”
户部尚书忍不住蹙眉,“陈大人,观察使可是二品大员,赵捷能耐再大也不可能连升四级吧?”
从四品到从二品,乘鹤都没这么快。
礼部尚书却道:“林大人当年不就是破格擢升的吗,赵捷在文采上或许比不上林大人,在领兵上可不逊色。”
户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