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静立许久,抹了抹脸上的泪痕,给李瑜行了一个礼。
“夫人能告诉我这些,采云纵使当牛做马也无以为报。”
李瑜目上微凝:“何出此言?”
采云似是释然,见她也不惧了,盈盈一拜:“夫人,此事的缘故说来话长。”
“采云先前犯下大错,惹的少爷厌弃。”
“但自从被发配来绣院后,日日思过,没过多久便已悔上加悔。”
“因做了错事,采云日夜寝食难安,便去偷偷求见过少爷。”采云说到这里,看了李瑜一眼,见她面无异色,神态平和,便有了勇气继续说下去:
“采云想求得少爷原谅,能重回少爷与夫人身边服侍,也好赎清自己的罪。”
“不过少爷对采云已然失望,绝不肯再收下一个惦记主人的奴仆。”
“采云自知过错都是自己的,也无话可争辩,只是心里仍慕少爷,见他对自己冷言冷语,充满厌恶,心里更是难过。”
到此处,采云突然停下,顿了一会。
她再说话时,神情变化明显:手眼皆颤,面色悲痛。
这样的颤是咬牙切齿地颤,痛则是恨不能生啖其肉地痛:“少爷突逢大祸,遭贼人暗算,采云初闻此消息,便觉心痛难忍。”
“但不得少爷原谅,采云便不敢再踏入那院里一步,因此煎熬万分。”
“幸而得夫人告知,少爷喜欢那枚香囊,且爱不释手。”
“香囊虽丢,却是采云的幸。采云感谢夫人,是因为从夫人这里得到了回报少爷的机会。”
“虽不能靠近少爷,但能借香囊奉上一些悔过之心,采云也满足了。”
采云说罢,又朝李瑜恭敬地行礼:“那枚香囊,采云会连夜赶制好,希望此物能让少爷多些乐趣,少些病痛之苦。”
采云将前后地原因说的很清楚。
而李瑜听完,不但没解了心中的疑惑,反而更甚。
她撒谎地本意是为了试探采云,她的存疑也是源于对采云下毒手法的不解:
那一刻时间静止,王管家没来得及对采云的罪行做出总结。
这就留下了一个疑问。
她是怎么下毒的?
从饮食里下毒?
依李瑜对本事的梳理来看,王管家查出的结果有很大可能与饮食无关。
一是证人的证词里完全没提到与这相关的信息,二是采云透露出来的信息提醒了她:她从未踏入那院里。
听采云这一番话,李瑜能感受到她语气真诚,不论是愤怒还是悲伤都是发自内心,完全不像假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