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虽远,京城的风 ,依旧能将消息吹到莫上岚耳中。
当今圣上的病重,朝中风云瞬息万变,立储,成为朝堂上下必论的话题,宁王无声无息崛起,呼声最高,身后更有苏氏整族和国公府支持。
皇后也一改往日,对宜妃徇王母子的过分关心,让人不得不多想,大约她也晓得,天生结巴的齐王,是不会有成为储君的机会。可是宜妃性子软弱,他日徇王登基,皇后自然能将他母子二人稳稳捏在手里。
而丞相,站在权利的中央,始终不发一言。这也正是他聪明之处,几十年依旧不倒的原因。
白元修得宁王提拔,领着五城兵马司副指挥使的虚职。倒是很符合他纨绔子弟的身份,莫上岚心道。
三年,莫上岚在杭州安然无恙,平平静静,度过了三年,迎来自己十五岁生日,和杭州知府升迁为大理寺少卿的喜讯。
苏幼向又有信写来,这三年,她和李彦炳,送往杭州的信件,就没有断过。英蓉展开信,一字一句开始念,惯常的问候,还有询问她何时回京。
英蓉念着念着,声音越来越小:“小姐,李公子和苏大小姐,定亲了,难怪好一段时间没有写信过来了。”她小心拿眼去看莫上岚。
莫上岚静静听着,手上银针,一针一针扎着花绷子上绷着的织云锦,起落不错。命运的□□,或只因身处其中的人,随意一句不同的话,就会有所改变,她已经习惯。
更何况,李彦炳本就是要娶苏幼蓁。
她在乎的,是这个关头,苏幼蓁和李彦炳的亲事,代表着什么。表面自然很清楚,李彦炳的父亲是丞相心腹,苏幼蓁虽是旁支,却也是宁王背后苏家的女儿。
或许是丞相和宁王联手,选择宁王就是丞相的态度。但是莫上岚想,一定不会这么简单。
英蓉叹气道:“说句不好听的话,苏大小姐的品行,配李公子,确是差了些。”
莫上岚笑道:“配不配得上,咱们说了不算。给幼向回信吧,最迟四月,我就进京。”
英蓉又道:“信还没念完呢,小姐别急,还有一句,苏二小姐说,宁王妃难产身亡,已于前日下葬。”说完,又小心地看一眼莫上岚,今日的信尽是些不好的消息。
莫上岚的针终于是落错了:“大约他并没有将我说的话,放在心上,也罢,早知如此就该说得清楚些。”
英蓉虽不知她说的是什么,但是大约也能猜到一二分:“这下子,京中更热闹了,护国公府没有适龄的小姐,永安永定两位侯府却有两位,宁王殿下最近风头正盛,也不知谁会是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