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这次恩科是不行了。
但好在明年的就是正科,他只需等一年,便可再考。、
只是周颐看了一下他的文章,虽也不错,但想要再人才济济的会试中取得好成绩,还是悬得很,充其量只能算中下游的水平。
他现在再打磨一年,也好。
等到会试这一天,四更时分,明经楼上的钟声隐隐约约传入周府,周颐一下就清醒了,他起床穿了衣服,靠在床边侧耳听着那边隐约传出来的动静,想到两年前的这时候,他也是如此侯在贡楼前,博一个缥缈的前程,没想到时事移易,不过短短两年的时间,他身上竟然发生了如此多的事情,至于前路……
“相公。”李应茹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身边。
周颐将李应茹的手放进手里摩挲着:“怎么起来了?”
“我见你站在这里,自然睡不着了。”院子外边还有积雪,反射进屋子,衬得李应茹面庞如玉。
“没事,我只是听到了钟声,想起了一些旧事,睡吧。”
九天的会试很快便过了,考官们便进入了紧锣密鼓的批卷中。
周颐看了商业书院学生们的答题后,心里放下了大半,如无意外,这次商业书院过会试的人应该不少。
事实也如周颐猜想的一般,甚至比他预计的还要考得好,前十名中竟然有两个是出自商业书院,而且拢共三百名的录取名额,商业书院竟然独占二十几名。
问这些中了的学生,大部分都是按照周颐的套路来的。
在随后的殿试中,因为商业书院注重实践教学,在策问上,自然比其他的考生答得更有内容。
商业书院的考生殿试上的名次竟然普遍在会试上又进了一层。
商业书院一炮打响。
藉由此事,来商业书院打听,意欲开年来商业书院读书的人更多了。
但这事也引起了朝廷上的议论,觉得是不是温曲和周颐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勾当,不然商业书院怎么会有这么多人考中。
周颐当即就把这私下嚼舌根的人堵住了:“ 骂人还要根据事实呢,本官从不知道堂堂朝廷命官,竟然比街头上的长舌妇还要会嚼舌根,如此空口白牙,就给温大人和我安了这么大一顶帽子,你有证据吗,若有证据,只管上折子,若没有证据,就闭上你的嘴,科举是何等重要之事,岂容你们肆意置喙?这关系到朝纲稳定,你们浑水摸鱼,安的是什么心?”
被周颐这么一顿抢白,两位私下讨论的官员顿时脸就白了,“周大人,是我们的错,我们也是听别人说的,您请恕罪,请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