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世家在孔子之前,孔子世家,接下来是庄子。
而法家是一个从管仲开始,一直到战国末期的李斯为止的大集合,至于集大成者的韩非子,金珏却把它留在了列传之中,因为,金知蝉认为,韩非子只是一个理论家,他是法家中一个极为特殊的例子,他是唯一一个没有将理论用于实践的法家学者,他真正的贡献也只限于对法家理论的升华。
至于列传,所改的就不多了。
金知蝉把卫青和霍去病的合集列传分了开来,并把副本中,记录霍去病暗杀了李敢之事也一并隐去。别忘了,汉武帝死后,秉政的人可是霍光,他是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如何不会维护自己哥哥的形象呢?若是就这么把那篇文章原封不动的呈交上去,就算是霍光不说,汉武帝自己也会将之删去。
可是,这样的话,就会在霍光的心里扎下一根刺,倒是,霍光甚至有可能会迁怒到自己。
金知蝉到并不怕霍光,只是不想为了这点事情,而做出改变霍光命运的事情罢了。
金知蝉还交代给李招弟一个任务,那就是仿照司马迁的写法,提前让西汉版本的列女传面世,将之补入到史记中。
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虽然兼容并蓄,无所不包,但是,这其中,司马迁显然是受到了儒学极大的影响,比如,他把诸子百家中,独独一个孔子列入到了世家的行列。
像吴王刘濞这样的叛逆都能够单独列传,他却把卫青和霍去病放在一起,很显然,司马迁虽然敬佩卫青的人品,但是,他骨子里还是看不起武臣的。
第二,就是命名的问题。
本纪中,司马迁居然没有记录汉惠帝的名号,只记录了吕太后本纪,即便汉惠帝是个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但是这于理不合,何况,汉惠帝并不是个昏君,他也曾想要奋发图强,治理好这个国家,只是被吕太后辖制住了而已,那是他的亲生母亲,在以孝治国的大汉朝,他根本就无法反抗。
故此,金知蝉让李招弟把吕太后本纪改名为惠帝吕太后本纪,这才符合事实。
第三,删除一些文章。
比如,汉武帝本朝之事,金知蝉没有让李招弟写一个字,汉武帝若是想让人记录的话,他自己找人,反正,金知蝉把司马迁记录汉武帝时期的文章全都删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