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挺热心,上回李婷婷半夜拉肚子,她还忙前忙后的。
她忍不住叹口气。
唉,果然是女人心,海底针。
接下来陆续分发的试卷上,戴殳的分数就没这么好看了。
她有三门最强,语文、数学、物理,尤其数学,这次全年段九十分以上的,不超过总人数的5%,她有幸做分母的同时,还做了分子。
但如英语这一传统的弱科,班里八十分以上的一抓一大把,九十分以上的也大有人在,而她,让人“科科”的75。
就连她喜欢的历史,也就班平均分,简答题的分数太感人。
分数一下来,班里都在讨论这次的年级第一是谁。
周易、徐信朝、姚巾帼三人频繁被提名。
有人表示徐信朝不可能,“徐大牛就算了吧。你们都没听说么,这哥们一看到政治试卷,说了句 ‘什么傻逼玩意’,当场起身走了。一百分的卷子,再神也拉不回来。”
有人表示周易也不可能,“周大牛也算了吧。知道段里唯一的零分作文出自谁手?就这哥们。作文也有四十分啊。而且这两位都要备战冬令营,肯定没什么精力应付考试。”
对于周易作文交白卷一事,戴殳是信的,因为这次作文要求写记叙文,而周易从不写记叙文。
她印象最深刻的是初二期末,命题作文《伞》,摆明了记叙文好写,周易居然从“倾盖如故”的典故扯到江南油纸伞的工艺水平,语文老师五体投地,愣是给了他48的高分。
排名下来是周四,姚巾帼果然第一,周易第九,那位徐大神排到百来名,戴殳如愿上了红榜,且排名相当好听,188。
周易对她的英语成绩感到不可思议,“之前的练习都白做了?”
“对啦对啦,所以说,你之前那叫拔苗助长。”戴殳最近看他就烦,打发他走,“你赶紧走吧,周大牛。金秋营和cmo在向你招手!”
竞赛圈里牛逼的人物统称为大牛,周易和徐信朝高一就进省队,算是极其牛逼的,自然得这么称呼。
“谁说我要参加金秋营?”周易不明所以地问。
戴殳提起这事就如鲠在喉,没忍住,酸了一句:“你们班英语课代表不是盛情邀请你报名清华营吗?”
周易沉默地凝视她数秒,眼里渐渐染上揶揄,“她邀请,我就得去?”一顿,“营会降分顶多到一本线,且专业定向,进省队就可以拿到的条件,我为什么要去?”
戴殳张了张嘴,又张了张嘴,所以,他是在告诉她,没文化真可怕?
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