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能力。
“不够不够,某都和俞市所有库存加起来也不够....需要调配,哪儿有那么多密闭这么高的裹尸袋?”想到那天旁听小黄和干舅电话,干舅时不时就要跟旁边人说几句,完全顾不得风度证明了情况的紧急,而关于裹尸袋的话题,刺痛了小刘的心。
汶川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其下属的映秀镇是距离镇中心最近也是最严重的地方。全国各地的医生都在往那里冲,不但有小刘实习医院在内的俞市几所三医大直属医院的医生们直奔而去,甚至还有来自羊城的医生。
除了医生,全国的消防队员精锐力量也都奔赴了一线,申城出动了近300人,带着最先进的器械。除了这些官兵,一些NGO和志愿者也加入了队伍。
“挨着山靠着河,现在应该已经是孤岛了。余震太厉害道路都塌了,工兵上不去,现在传说就水路通了,但是运量很小,靠直升机,天气不行,真的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所以医生和大部分器材都堵在坝上。”
总理要求12小时打通道路,确实也做到了。但打通了,和真的能运送器械进去,是两码事。除去常规医疗器械,临时帐篷,毛毯,睡袋都需要,更多地还有就是消毒防疫物资,以及干舅在发愁的裹尸袋。
重灾区需要直升机,但08年,全国部队拥有的直升机不过400多,最近的某君驻地能飞行的满打满算60架,每天几百次起飞已经是极限,最后不得不调用民用直升机。干舅公司有最先进的直升机,但是飞过来需要时间,前往灾区也需要飞行员。
为了能进入重灾区,所有人都在想办法。实习医院带队的副院长是有实战经验的人,非常聪明的派出了先遣队,考察陆路可以走后,一群医生护士竟然背着东西前前进,走完最后的几公里。这些东西,小刘都是听舞象说的,黄三跟在其中,跟背包的小护士交换了行囊,才知道每个人身上有几十斤的负重。
依靠人力,运送的东西仍然远远不够,虽然是个镇,但是伤员大约有1200人,更多人还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
小刘没去过隔壁城市,对于下边的区县更加没有概念。但他的脑子里一直盘旋着那个地名,怎么总觉得这个地方特别熟悉。当小黄站起来拿着熊猫外形的香烟盒准备往垃圾箱里扔时,整个人一愣。
“映秀是不是离卧龙特别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