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忽然推开他,看着自家兄长的双眼蹙眉道:“这可不行。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我虽然不完全赞同晋元帝这句话,但会稽足食良守不假,我对这个地方是有规划的。”
王允之:“……”
这果然是他的亲妹妹,突然一点也不担心了。
第59章 其钓维何(二)
王允之是个做事极其敏捷周到的人。
言下之意是一旦他决定接管, 旁人再插手很难起到任何助益。
士大夫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前两者于一日内往返数次完成,毋庸赘言。
纳吉是男方请人占卜合八字,并将占卜得到的吉兆告诉女方。
至于为什么占卜得到的是吉兆不是凶兆, 其实倒也不完全是在弄虚作假,真有卜婚卜出凶兆的, 只是概率很小, 而且卜者会给出相应的化解办法。比如唐太宗为女儿招驸马就曾经卜出凶兆, 解决办法是不在黄昏迎亲, 换到白天。王琅的婚事占卜没有横生枝节, 得到的结果是大吉。
纳征是男方家往女方家送聘礼,这件事对筹备已久的谢安而言不花任何时间,唯一的争议在于该不该由男方家下聘。
此前天子已经下诏, 特许王琅仪同官身,也就是允许她以官员的身份使用礼仪。谢安自己是白身,但他父亲是吏部尚书, 位在诸曹尚书之首, 王家给出的条件是比照臣子尚主之例让步, 不言嫁娶,只言婚姻, 男女双方各住各家, 需要相见的时候自去府中相见,聘礼照给, 嫁妆照出, 夫妻交拜改成同时下拜, 见舅姑四拜不变, 舅姑也不用回拜, 诚意给的很足, 勉强算双方都能接受,于是接受谢家聘礼。
请期是询问女方家占卜得到几个吉日之中,哪天适合迎亲。谢安为此写了一封特别假惺惺的信,让王家人笑了几天。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春雨绵绵,辙中鲋其安乎。婚姻大事,可细细妆矣。”
春天雨水绵绵,困在车辙中快枯死的鲋鱼恐怕该安心了吧。婚姻是人生大事,可以仔细地梳妆打扮,不用着急。
乍看起来是让女方随意挑选时日,无须着急。但他单名一个“安”字,句子也就成了一句双关语,意思转变成“困在车辙里的鲋鱼恐怕就是我谢安吧?你如果春天里不能嫁过来,夏天就要到枯鱼之肆里找我了。”
这个笑话先是娱乐了王家人,继而娱乐了建康士人,最后连唐人宋人都忍俊不禁,写诗作词屡屡用典:
“堪笑谢郎请期,催妆还道细细,强假鲋鱼口。”
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