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区在临德阳大街的一角上有个特殊的区域,这里面有几个蓝砖灰瓦的大院子,古风古色,与那些现代化的别墅相映衬,别有一番风味。这里就是卫氏家族的老宅。
经过一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卫氏家族已经完全败落。以前,德阳大街的北半部,两侧全是卫氏家族的房屋产业。几十上百年过去了,现在仅剩别墅区西北角的几个院子。其中一个是月盈的爷爷传下来的,一个是月盈的二爷留下的,还有一个是三房的,正在准备卖掉。每个院子至少占地十亩左右,三进、四进的院落,还配有东西厢房,花园什么的,典型的华夏元素组成。这些房子虽然陈旧,但由于建造工艺高超,虽经历百年风雨却依然挺立。那些雕花的门窗,卧室内镂空的雕花架子床,无不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和中华文化传统的深厚底蕴。
近年来,这里的人们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那些保守的老人,对新生事物处处看不惯。特别是看见男人穿着花衬衫,留着破浪长发,就气得肝疼。谁家的孩子闹离婚了,他们便指责大逆不道,有悖人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渐渐地,他们对于那些东西都见怪不怪了。为了增加收入,他们的子孙也都加入了打工、创业的行列。有的干脆卖掉宅子到大城市去发展。慢慢地,德阳有一半的人口外出定居,有一半的人口属于外来户。
同样,卫氏家族经过大浪淘沙,慢慢退出了德阳的历史舞台,却又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经过土地革命、解放战争,卫氏家族的三门、四门纷纷外出定居,目前,这两门就剩一个老顽固死守着那个大院子过活。卫氏长门就剩月盈的爸爸卫向东始终坚守在德阳。她的堂叔卫向阳从部队转业到距离德阳一千多公里的禹阳市公安局任科长,常年累月不回德州。他爷爷死后,堂叔就卖掉了房屋将其父亲接到禹阳,一家人完全脱离了德阳,成为了禹阳人。昔日庞大的卫氏家族,如今只剩下零散的几户人家。卫向东时常扼腕叹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
转眼间月盈和月盛兄妹二人长大了。看着他们兄妹出落得那么好,卫向东打心底升起一股自豪感。
现在的社会,一些孩子不学无术、不求上进。可是他们兄妹二人却不受外来因素的干扰,一步一个脚印地按照卫向东的教导成长。高中毕业后,他们兄妹二人同时考上了大学,成为德阳茶余饭后的谈资,更成为一些父母教育孩子好好学习、努力向上的典型。
大学毕业后,月盈分配在德州商联局工作。月盛被分配在德州科联局工作。兄妹二人平时居住在德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