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时机,多次出入汾阳王府。
萧秬得知消息后,冷笑道:“赶在此时和汾阳王往来,胆子真是不小!”
可惜以他现在的身份,只怕无论说什么,隆庆帝都会先犹豫存疑三分。
萧秬无奈,只能去见惠妃,希望劝服惠妃把帮他开这个口。
从惠妃代管六宫内务之后,从未没有借机苛待过杨皇后这一点,萧秬就知道,惠妃是一个心地方正纯善之人。
然而惠妃一向在宫中奉行低调行事、明哲保身的原则,自然不会在这个当口答应帮萧秬开这个口。
却暗地里将消息传回了林家,让大家早做防范。
林家世代清贵,声名有余而实权不足,若是真的会有重大的变故发生,自然要早作绸缪。
林家的当家人,自然又将消息传递给了家里的其他主事人,让大家早做准备,其中就包括近两年又重新融入家族的荔山居士。
荔山居士得闻消息之后,怅然叹道:“国运式微,是天子失德也,而犹不之悟,可悲,可叹呐!”
随后便将消息传递给了萧稷。
萧稷一直将汾阳王盯得死死的,自然知道汾阳王府最近门庭若市。
不过对于萧秬和杨家的打算却不清楚。
如今知晓萧秬和杨家有意借此机会一举制敌,自然不吝啬于此时帮助他们一把,也算是报答杨皇后这几年的香火之情了。
于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在璀璨的花灯街市上,有人当路,怒斥城楼上正意气风发、与民同乐的隆庆帝为夺帝位不择手段,甚至暗示先帝之死也和隆庆帝有关,而传位于隆庆帝的那封诏书,只怕也是伪造的。
隆庆帝气急败坏,挥手让人拿下大胆狂徒。
那人既然敢当众斥责隆庆帝,本就是抱了必死的决心,在侍卫们抓住他之前,又率先挥刀自尽,以死进谏了。
然而事后却很快查出,此人乃是最近经常出入汾阳王府的贵妃母族的人。
隆庆帝大为震怒,认为这是汾阳王和贵妃母族勾结,向他正式宣战。
当即将最近出入汾阳王府的朝臣全部都呵斥了一番,一律贬谪,甚至是打杀。
此举,自然引起了相关朝臣的强烈反抗,见进谏喊冤无效,他们只能和汾阳王抱团,催促汾阳王起事,以期能保全自己的家族。
汾阳王也没有料到事情都过去了那么久,竟然还有知情人活着,还恰好在此时出来,揭露当年隆庆帝夺嫡继位的真相。
这分明就是栽赃陷害,那人自知单凭自己无力和隆庆帝抗衡,就利用他如今和隆庆帝的矛盾,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