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辞自知百口莫辩,太子说他说了便说了,他说没说便没说,她也无法控制结果。可也要据理力争,纵然她此时没有半点理由。
她动了动嘴还没发声却被太子抢先一步。
“父皇,儿臣确实如掌柜所说自始至终未曾言语。”
夏曦宸的话一出,跪在地上的满朝文武中不知是谁发出了一声无意的清脆。似乎是因为太过震惊而没跪稳,身上哪处珠子磕在了冰凉的地面上。”
儿臣与夜家夫人距离甚远,就连离儿臣最近的王大人,儿臣亦是看不清他的面色,索性便没有说话。”
说罢他的目光又看向最后排跪着的两名大臣讥讽道:
“只是不知王大人与徐大人年过半百,眼力倒是好过本宫这双十年华的年轻人,不由自主的赞叹了一番……”
夏曦宸言辞中肯,可谁都知道他是当众将二位大臣戏弄了。
见到他这么道貌岸然的坦荡,花辞心中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原来他还可以这么温文尔雅的使坏。
正文 第二十六章 :朝堂纷争
若是无人花辞真想由衷的赞美他几句,尤其是他说这番话时的真诚与恭敬,全然看不出一点嘲讽的意味,任谁看了都只觉得是他的肺腑之言,虚心向上的好儿郎。
众臣与花辞看戏的心境截然不同,此刻无一不心怀忐忑。他们所有人不明就里的附言,即便不得罪北域皇定然也恼了太子,当真是得不偿失。
有些大臣更是懊恼不已,早知事情这般发展,就应该持观望态度,不应随着左相附议,如今真的是悔不当初。
尤其是王大人和徐大人,刚刚还洋洋得意的幻想着光明前途,此时犹如遭受晴天霹雳。被太子当众戏弄就罢了,又不能辩驳太子的话,毕竟那是未来的天子。
他们也极其后悔出言奉承左相,虽是猜对了左相的心意,却是没猜对太子的心意。
尤其是王大人,他分明看见夏曦宸动了动嘴,心里认定夏曦宸是有意包庇。只是后悔刚才不应把话说的那么满,至少应该给自己留条后路。
左相此刻心情是最为复杂的,他并非有意针对花辞,却是无可奈何而为之。他要的只是那几具尸体,只有证明这些人跟御林军案没有关系,他才能堂而皇之的将尸体弄到手。
一边气着太子的倒戈相向,令事态发展不受其控制;一边气着自己儿子的不争气,听信小人谗言,一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要他来善后;更气的是王、徐二人的愚钝,将事情推波助澜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事已至此,他又还能有何质疑,尤其是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