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疑是最崇高的褒奖了。他的学术成果不仅为国家发展提供了决策支持,同时也在气象专业领域得到无数观测事实的验证,被奉为经典。但诡异的地方在于,‘拂石猜想’的核心理论却同这些非常成功的成果格格不入,更准确一点讲,是截然相反。如果某个人事先不知情,他绝对不会相信这两种东西竟然都出自同一人之手。”
“这个情况我也听闻过,是比较离奇。会不会是因为江哲心在研究上经历过一种思想变化?”
“您说的这种情况在科学史上也曾经有过,虽然不是很多,但有些人的确大幅度转变过自己以前的某些观点。但江哲心的情况不同,根据现在获得的各种资料分析,可以发现‘拂石猜想’的核心内容产生得很早,与他另外的那些成果至少是同时的,甚至可能还更早一些。”
副总理脸上显出迷惑的神色,“如果是这样,的确让人费解。”
“是的。我们现在甚至推测江哲心真正的思想底色就是‘拂石猜想’,除此之外的那些学术成果都不过是一种权变。”
“有意思。”副总理想起了什么,“我记得是汉代的董仲舒最早论述‘经’和‘权’的关系,经为原则,权为灵活。那么现在看来,所谓学界翘楚、国家英雄等,不过是一种权宜,‘拂石猜想’才是江哲心的灵魂所在。”
“虽然江哲心内心所想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从后来的发展看,事情的真相应该就是这样。综合现有的所有资料,我们只能得出一个结论。”
“说来听听。”
“尽管江哲心发展了另外一些大相径庭的气候理论,甚至用这些理论解决了许多重大现实问题,但他的内心里却一直笃信着‘拂石猜想’,那才是他真正的精神图腾。”
“明白了。”副总理若有所悟地颔首,“显然,对江哲心来说,真理从来都只有一个,他一直坚守,从未动摇。”副总理的语气变得有些幽微,“只是,他为人类描绘的是一幅黑暗的图景。”
“但他说的是事实。我们应该抓紧时间。”
副总理突然走到旁边拉开窗帘,他的目光投向窗外,成千上万的人在远处的山腰处忙碌着,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即使隔着玻璃也能隐隐听见。这个地方叫马尾岭,是胶东半岛上一处普通的地方,以此为中心方圆四公里已列为禁区。这个地方被选中的理由很简单:它很偏僻,对于将要实施的工程来说它也足够大,更重要的是,这里地处近海丘陵。这些现在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特点在将来会成为难得的优点。正在修建的工程代号为“火种 7 号”,但有些知情人在私下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