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文治不知如何接话,看了一眼长姐,李五淡定道:“奶媪,从大明宫中出嫁也是我的意思。”
董氏看着眼前不省心的姐弟两人,叹口气,转身吩咐众人道:“都愣着干什么,启程出发吧,赶紧到了大明宫让长公主歇下,明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净面梳妆,今夜总得让长公主睡个囫囵觉……”
董氏催促着队伍出发,李五与李文治便也上了各自的轿辇。
第二日,准备好一切的李五穿上嫁衣盛妆打扮,在泪眼婆娑的董氏的搀扶下,踏上嫁辇。
李五踏上嫁辇前看了一眼身后的仪杖队,这般规制已经完全超出公主之制,便是皇后入宫也无法给她这样尊荣的婚嫁礼制。李五看着远处送行的李文治,自己这幼弟她是了解的,虽然舍不得她嫁入晋李之宗,但为了她嫁得风光,以后不受欺辱,哪怕逾越礼制,惹得群臣诽议,也要将这帝女出嫁的排场弄得震惊四方。
“殿下,该上轿了,别耽搁了吉时。”兰涵见她停下脚步,忙低声催促。
李五收回视线,踏上嫁辇,帘子落下来的一刻,她看到李文治往这里跑了一步,却被身后的礼官拉住。
长公主出嫁,就算是新帝亲姐,也不能逾礼相送,必须维持帝王尊严,远远目送。
送嫁的仪杖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李文治看不到李五,只觉得心里少了一大块东西,这个与他相扶相持走了十七年的亲姐终于要嫁于人妇了,父皇母后走时,他都没这般失落,这一刻心里却被剜掉了一大块。他知道,若没有李五,他根本就坐不上这皇位。如今他好不容易登基成帝了,却如此没用,眼睁睁地看着她被逼下嫁。
送嫁的队伍沿着铺满鲜花的朱雀大街往南走去,李五知道,在廓城南门的明德门,李继勉正带着他的三千藩军静候公主嫁辇。
李五只在幼时见过李继勉一眼,那时她才十二岁,而李继勉已经是十七岁的少年,跟着其父李制讨伐叛军。那时敌友不明,她抱着李文治不敢暴露身份,便只当装作逃荒的流民,被他带领的军队从一群南蛮人手中救了出来。那时她站在他的马下,垫脚昂头才能看清那个被南诏的烈阳照射得无比耀眼而高大的身躯。
却想不到这样明媚阳光的少年,会有一日写下“帝女非良年,勉亦守独身,何不相适适?”这样轻浮逼娶的话。
想到这,她眼睛垂下,眸光暗了暗,掀开轿帘问道:“兰涵,到哪了?”
兰涵回道:“殿下,到集川坊了。”
“吩咐下去,停止前进,原地待命。”
送亲队伍半路停下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