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进了帐篷,见孙小乙依然坐在那里发怔。道:“孙都头,听说你打完仗回来,精神头不太好。现在看来,确实是如此。你这个样子,可是让大家担心。”
孙小乙一看是指挥使,急忙站起来道:“我第一次上阵,战后不适,听说是正常的事。”
李燕点了点头:“你说的也是。人第一次上战场,容易紧张。往往头脑发热,只知道冲杀,很多人还用脱了力。等到打完了仗,脑子繃得太久,就容易一片空白。大家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很快就过去了。今天中午,我和监押二人请你们几个都头饮酒,我们一起走吧。”
孙小乙道:“刚打完了仗,如何就饮酒?”
李燕道:“正是要犒劳你们呢,才选这个时候。天气不早,我们一起去吧。”
孙小乙起身,随在李燕身后,一起了帐篷。而后左拐,向团指挥部的方向走去。
团指挥部附近有两家酒楼,新近起的,做的就是这些军人的生意。当然,诸如卖酒卖醋的,送肉送菜的,诸般商贩也是他们的客户。风险虽然大了些,但由于竞争少,端的好生意。
王宵猎军中的物资都是由上级拨付的,基本没有向民间购买的需求。但是到了团这一级,由于人数增多,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个小商圈,避不掉的。
对团指挥部附近的小酒馆,王宵猎一向是置之不问。只要不过分,像是容忍军官在里面打架,喝醉了耍酒疯,包娼庇赌等等。这叫做宽严相济,正是因为军营中严禁饮酒,外面才会相对放开。
李燕指着左边的酒家道:“这一家炖的羊肉好吃,我们都是在这家。”
说完,用手撩开酒家的门帘,等着孙小乙进去,才把门帘放下。
因为这些酒家都是临时的,建的极其简陋。房子都是高梁秸上抹了泥做墙,上面是茅草,脚下是泥地。因为都是熟客,酒家里的小厮也少,经常人手不够。
一进酒家,大堂里几桌跟军队做生意的客人,正吆五喝六饮得欢。正常情况下,军人很少在大堂里喝酒。人稍微多一点,便会要一间阁子。如果人少了,就从酒家买点酒肉,到外面的广阔天地去了。
监押彭丙安从阁子里看见李燕和孙小乙,急忙招手,喊道:“指挥、都头,在这里,在这里!”
李燕和孙小乙急忙走过去,见本指挥的五个都头都坐在里面。
进了阁子,落了座。监押彭丙安道:“今日人数到齐,我们且饮一杯!”
今日的这场聚会,就是为了安慰孙小乙,为他进行心理疏导的。只是正常的都头,都是从军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