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她。乱糟糟的样子看得王熙凤火大,她吊起眉毛一叠声的吩咐下去,荣庆堂这才有点次序了。
黛玉听到消息急匆匆的往荣庆堂赶,她到的时候太医正在给贾母诊脉。屋里静悄悄的,她悄声的走到一边,等大夫诊断完了才走到贾母旁边去。
贾母见她来了,也不说话,只是拉着她的手止不住的掉眼泪。她的伤心不在于宫里的娘娘没了孩子,而是为从下在她膝下长大的孩子没了性命而伤心。
白发人送黑发人,哪里接受得过来。
这么一大家子,真的悲伤的只有王夫人和贾母,姑娘少爷们年纪和元春隔得远不说,感情也不深,因此倒没什么悲伤的心情,这时候还能费得了心思安慰贾母和王夫人。
好几日过去,贾母算是好了许多,只是轻易听不得别人提起这事情。王夫人却没有这么坚强,她好容易从佛堂出来,没几个月又进了卧室,每日里只是默默流泪,也不出声,不说话,看着也是可怜得很。
元春的死说到底只是她自己的大事,别人的小事。她去世不过一个月边疆传来南安郡王和香茜国交战战败的事情,这消息一来,元春的事情连点涟漪都没有了,连老太太的注意力都转到了香茜国的事情上来。
随着南安郡王战败的消息一起来的,还有香茜国要求和亲和赔偿的事情。
这事情一出,老圣人骄傲了一辈子的帝王怎么可能忍得下来,根本不和圣人商量,在圣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下了旨意到边疆,柱国将军接手了南安郡王的残余部队,另外从内陆相邻省府里又抽掉了近五万人过去。
这一仗,不打不行。
柱国将军这边的阵势都摆好了,京里一点消息都没有接到,南安郡王府还在找着法子去疏通朝堂,同时也把主意打到了和亲上来。
本就是南安郡王的罪,他们也不要吆喝着要宗室姑娘去和亲。他们家是有个郡主的,只是这郡主是从小捧在手心长大的,哪里舍得。这样千算万算就只能算到哪些相对低微的人家里去了。
他们看中的是薛宝钗。一来商户出身,这样的出身跳不出他们手心。二来这姑娘外租家好歹曾经是统制县伯,也不算辱没这次和亲。三来虽说这家人住在荣国府,但是只是同二太太有亲,并不影响什么,想来荣国府也不会干预。
人选定好了,接下来只要把人送过去,趁着朝廷赔偿的时候再献出些银子来。这样不仅能把南安郡王换回来,还能把名声稍微洗干净一点。何乐而不为呢?
薛宝钗那边,南安郡王妃找着借口见了两次,又找了薛姨妈曾经的手帕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