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
“青门?”皇帝疑惑的脸上带着一丝愕然。
“当年,儿臣蒙父皇信任,封了蜀王,心中激动无比,想要尽儿臣最大的力量,将蜀地治理得好一些,虽然离父皇千山万水,也算是为君分忧了。
那时蜀地的百姓也十分信任儿臣,甚至经常给儿臣送些蔬菜瓜果等物,久而久之,当地的帮派青门也对儿臣起了结交之意——江湖人性子直,又憨厚,不过是见儿臣做了几件好事,便来儿臣府上拜访。儿臣此前早就听说过,青门人从不参与朝政,与当地百姓的关系也极好,于是也陆续结交了一些帮中英雄。
后来,儿臣来了京中,一些青门兄弟也不顾儿臣劝阻跟了来,说是京中局势复杂,防人之心不可无,说要留在儿臣身边保护……儿臣……儿臣也不好拒绝……”
他十分为难地看着皇帝,一副做错了事等着被责罚的表情。
皇帝哈哈大笑:“这有什么?”
他见穆淳一脸错愕,随意道:“你父皇当年还是皇子时,还养了不少死士呢!”
看着儿子渐渐露出喜色的脸,皇帝摇头道:“小东西,你现在束手束脚,将来……”
他顿住不说了。
“那,你跟父皇说说这个青门,回头朕也跟你宜母妃说说去……”
“好的,父皇,这江湖人啊……”
那一日,父子俩聊了许久,连查青州官员的事情被耽搁,皇帝也浑然不介意,穆淳在宫中用过午饭,又去了趟坤玉宫,皇后问及他有没有轻璇的线索,他只能摇头说暂时还没有,然后眼看着一抹失落划过皇后的双眼,又被掩藏在那温柔和煦的微笑里。
事情进展得算是顺利,青州贪污严重的官员被一个个拔除,沈延高兴得在书房中独自流了一场泪,可就连沈玉卿,也丝毫没有将此案的顺利了结与轻璇联系到一起。
毕竟殷九流只是个浪迹于街头酒肆茶馆的风流小公子,除了有一个身为蜀王幕僚的朋友,他本人与蜀王府没有任何关系。
沈延带着沈玉卿去蜀王府拜谢了穆淳,一是为了穆淳亲自办理祖衡尧一案,二是为了穆淳保护了他们父子二人的性命。
“我做好了被人记仇的准备,却没有想到,他会直接来要我的命。”沈延叹息不已。
穆淳见他眼中并无惧色,不由得心生欣赏,他朗然道:“被人记仇并不可怕,因为那鬼长在别人心里,就怕自己的心中有了鬼,心鬼是难以祛除的。”
沈延笑了,再次带着沈玉卿跪下:“多谢王爷赐教,沈延将永生不忘。”
十日后,圣旨下达,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