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你问穆淳!”
“你们俩怎么还跟小孩子似的?”穆淳摇头,“朝廷的旨意还没有来,方湛的消息快些,左右这两天传旨官也该到了,你们也好好准备准备。”
轻璇点点头,想了想又问:“方湛他……可见到项大人了?”
“见了,你的信他也给了。”穆淳温和道。
“他可还有说什么?”
“可能,他还与项大人彻夜长谈了吧。”
左辛看着轻璇轻叹一声:“要我说,你胆子还真大,居然想到让方湛去项颂良府中直接找他谈。你们可有想过,若是项颂良知道他儿子的事以后迁怒于你们,到御前告一状,说蜀王与青门勾结,那该如何?”
轻璇沉声道:“他不会的,子珩与我们说过他很多事,他是个顾全大局的人。”
“他是顾全大局的人,顾全大局的其中一种方式便是避免不必要的争斗,他也极有可能站在太子一边,毕竟太子才是储君不是么?”
“他已经帮过我一次了……”轻璇双目失焦,喃喃道。
左辛看着她,心中生出怜悯,抬起修长的手臂,宽厚的掌心揉了揉她的头。
她有些不自然地抬眼看他,他淡笑着将手放下。
“喂,我跟你们说。”
“什么?”穆淳问。
“方湛去项府不是我的命令,是他自己说的,要去见见子珩的父亲。”
“知道了,你们做得很对。”穆淳温柔地笑。
“总之呢,千帆,”左辛高傲地道,“我以前救过你的命,如今又帮了你,你一定得感谢我!”
“好……”轻璇哭笑不得。
回房后,轻璇将穆淳给她的方湛送回的信看了一遍又一遍。
信中说,皇帝看过穆淳的奏折,对穆淳“出兵镇守大理、架空王室权利、建立朝廷政权”的建议很是认可,当即召见了军机大臣蓟崇,与他说及此事,让他前去问询有哪些将军愿意率军前往大理。两日后皇帝起了兴要早朝,又在朝堂之上提及此事,谁知众臣竟互相推脱,无人愿往。皇帝大怒,直接问蓟崇可以指派谁,蓟崇提了几人名字,都是曾与他有过节的人,其中多半是当年于正同的亲信好友。这几位在军中都人微言轻,一时之间竟都憋红了脸,却又无力反驳。
就在此时,内阁大臣项颂良站了出来。他向皇帝进言,大理山高路远,沿途地势崎岖,朝中诸位将军皆常年生活在北方,难免会水土不服。将军与士兵不同,千金易得,良将难求,若是朝廷所派将军在旅途中或大理国因无法适应艰难条件而有什么闪失,于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