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婶把针往头上蹭了蹭,一边往鞋底上扎针,一边笑道:“没了,这个是给自家人拉的,我家人多,穿鞋又废,这天马上又要冷了,还得做冬衣,估计到明年春,我都拿不得活了。二树媳妇这绣活倒是给鞋行做的,不过慢慢做完这一批也得停了。她怀了身子,要给自己儿子做衣裳了。哈哈哈哈。”笑声很是欢畅。
“娘,还不知道是不是儿子咧。”二树媳妇红着脸说道,脸上满是幸福的笑。
王婶摆了一下手,手里的针线牵动了一下鞋底:“儿子女儿都行,这儿子也不过是个说头儿。”
李晓庭看着她们互动,只觉得这应该便是幸福的模样了。若是王婶身上的衣服不那么旧,又打了两个补丁,就更好了。
她又想起了那一次去镇上,在鞋行后院门囗思考的问题,便与王婶建议到:“王婶家又有牛车,又有人的,何不专门帮村里给鞋行干活的人拿货送货?一次每人收一文,既免了她们往镇上跑的劳动,又省了她们几文车费。顺便王婶也可以帮不方便上街的人买卖些东西,从中收取些辛苦费和车费。”
王婶听李晓庭这样说,知道这姑娘是知道自家地少人多,平时家里闲人多,在帮自己找财路,心有感激,却又无奈的与李晓庭解释到:“这村上的闲婆娘倒是多,可在镇上鞋行拿活的,也就我家与小菊家了。”
李晓庭愣了一愣,她倒是没想过还有这种情况,便不解的问道:“为什么,没事拉个鞋底挣个零花钱,又能看孩子,又不堵着嘴耽搁聊天,挺好的事儿呀?”
“去那鞋行拿活,每人要交一百文的铜子做压保,一次性最多能拿五双鞋底,这来来回回,自己沒牛车的,车费都得四文了。甲等料子做成乙等的活计还扣钱,活要做得细,一天啥也不干,也做不了一双,这一天谁也不能啥也不干是不?这算来算去,一月也挣不得几个铜子,那家里还行的,不愿去挣这个钱,家里不行的,想挣这个钱,不愿出那一百文压保铜子,我以前也不愿做的,还是小菊娘非拉着我一起,后来大树媳妇看了,便让我多交一百文,每次拿时,帮她带上。二树媳妇,人家会绣花,没嫁来前便在外拿绣活干了。”
原来是这样,那如果帮那些想拿活又不愿给压保铜子的人付了压保铜子呢?比如一次交它一千文钱,找十个人干活,这十个人即不用交压保铜子,又不用出来回车费,但是每次甲等的给她们六文钱一双,乙等的给她们三文钱一双。这样王婶每双能落一文钱,每人五双便是五文,拿一次货能赚五十文。虽然不多,但是如果做得人多了,长久的做,也是个不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